种植加工技术标准和产品销售双统一提升了茶叶品质,但要想卖出更好价钱,离不开品牌效应。一次,一名外地茶商从合作社购买“春雨二号”单芽,经当地品牌包装后便将一斤茶叶卖到1.5万元,相比自家合作社800元一斤的市场价,蓝有明充其量只挣了点加工费。2014年,合作社在原基础上对外形成“浙星”红茶企业商标和销售平台并注册成立公司,“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既打开了市场销路,又打响了品牌效应,带动茶农增收致富。
统一收购、加工、销售之余,合作社还会指导茶农用肥用药,组织专家对入社茶农进行茶叶采摘、除草、修剪等茶叶管理培训或提供外出学习机会。公司及合作社经济效益逐年提高,“浙星”红茶品牌名气日盛,平均年销售额达1600万元。在批发量稳定的前提下,零售量和零售额还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稳步增长。
今年1月28日农历小年,家家户户忙着预备年货之际,合作社门前排起长队。社员们个个都笑得咧开了嘴,期待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原来,合作社将去年产生的10多万元利润,根据鲜茶叶投售量,给每个社员派发分红红包和茶叶礼盒。“社员年底分红制度已经连续五年了,从成立最初的10多户发展到176户,村民收入逐年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村上盖新房买轿车的人越来越多。”每年这个时候,蓝有明的心情都和茶农一样激动。
如今车门村145户人家,家家有茶树,茶叶收入占村民收入八成以上。茶叶作为柳城支柱产业,近年来成功帮助车门大部分贫困户成功脱贫,车门村也得以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去年村上光采摘鲜叶茶收入就有500万元,年收入超10万元的茶农有二三十户,人均年净收入1.7万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我们一定不拖后腿!”站在墨绿的茶垄间,村党支部书记郑美衷话语声中信心满满。
绿色发展良性循环 茶叶推动乡村旧貌换新颜
茶产业做大做强,村民钱袋子鼓起来,村上原先破旧凌乱的泥土房摇身一变成了一幢幢现代化小洋房,原本挑担叫卖的茶农现在开着面包车运送茶青。
绿色发展更带来良性互动和循环。曾经光秃秃的农田和山头眼下一年四季常青,就连村边小路绿化也尽是茶叶。种茶需要好环境,保护好青山绿水渐渐成为村民共识。原先名不见经传的南部小山村如今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气。
郑美衷说,一年一度的农历三月三畲族民俗节庆活动今年将首次在车门村举行。连日来,蓝有明也在忙里忙外赶建新茶厂,预备节庆活动前投入使用。保守估计,新茶厂日可加工新叶2000斤,从粗制到精制的连续化生产线将大大降低人工成本、提升茶叶加工效率。今年,蓝有明还计划利用村上的11亩荒地打造集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畲族文化园,将“浙星”红茶品牌与畲族文化进行深度融合,并争取拿下市里的生态茶园项目。新的一年,车门村要继续做好“茶文章”,依靠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一条茶园、茶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茶业富民新路子。
本文:一片茶园带动上百农户走上致富路 从一家茶叶合作社看金华乡村振兴铿锵脚步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renjia/211027.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执着于农业,80后小伙钻研有机茶,销售额已达三千万
下一篇:新安江源头有机茶带头人:发展生态经济 守护青山绿水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