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古代制瓷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曲阳县的涧磁村和燕山 村,因其地在唐、宋时属定州辖区,故而得名。
定窑在唐时已烧制白瓷,五代十国时开始兴起,宋时仍以烧白 瓷为主,兼烧酱釉、红釉、黑釉、绿釉等,统称彩色釉。其产品分别称 之为紫定、红定、黑定、绿定等。我国宋代的彩色釉器具,多为定窑 所产,品种繁多。它利用外部轮廓线的粗细、横直、长短、屈曲的不 同,使器具的形状多种多样。所产的茶具制作正规,刻意求精,无繁 杂装饰,显现了宋人饮茶及其对茶具的清逸典雅的审美情趣。
定窑所产瓷器,无论何种釉色,其胎始终为白色,这是定窑和 仿定窑制品的区别。北宋早期,产品盛行浮雕装饰,刻花加篦纹装 也较普遍;以后,碗、盘类制品多葵瓣口装饰,并开始采用刻划花和 印花装饰。定窑产的白瓷器具,胎质细腻,釉色白中略带牙黄,滋润 如玉。金时生产的广口小底碗,多流行印花。彩色釉器具,一般光 素无纹,尤以酱釉为上,古人称它“烂紫晶澈,如熟葡萄,璀璨可 爱”。明,曹昭《格古要论》说到当时紫定的价格高于白定,被视为 珍品。定窑在五代至北宋期间,曾承烧部分宫廷生活用具。为与民间相区别,常在器具外底加“官”或“新官”铭文。北宋启期,定窑创 覆烧法,包括茶具盏、碗、瓶等在内的众多器物,口沿无釉,称之为 “芒口”。到了宋钦宗以后,因金兵入侵,京都南迁临安(今浙江杭 州人定窑也就不再烧制宫廷用具了。现今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 宋定窑牙白划花双龙茶盏、宋定窑印花孩儿卧榴茶盏、宋定窑云龙 茶盘等。
历史上,定窑白瓷器具在外销上占有一定比例。在亚、非许多 国家,曾有不少定窑白瓷器具出土。国内很多博物馆等文物收藏场 所,都藏有定窑遗物。
本文:定窑-古代名窑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chaj/gongyi/114478.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