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茶具 > 茶具知识

西晋灰釉五株钱纹瓷瓶

发布时间:2015-08-30 12:07:51

东汉以后,我国青瓷的烧制技术趋于成熟。三国、两晋、南北朝 时,瓷器生产规模较大,与饮茶有关的器具,诸如瓶、碗等,在工艺成型上,采用了拉坯成型,使胎壁厚薄一致,器形规整。瓶,在晋时,主要用来盛装饮料,在使用功能上类似于以后的壶具。

这件灰釉青瓷瓶,胎质灰白,施灰釉,胎釉结合紧密,釉面泛光,装饰采用五铢钱纹饰,是西晋灰釉青瓷里一件不可多得的代表性器具。

灰釉五铢钱纹瓷瓶

在中国文字史上,“瓷”字首见于晋代吕忱的《字林》。稍后,“瓷”字也出现于文学作品 中,晋代潘岳的《笙赋》中有“倾缥瓷以酌酃”之说。考古学家认为 “缥瓷”的窑址在今浙江温州一带,后人称其为瓯窑。而瓯窑茶具的 存在,也可在西晋,杜育(公元222~284年)的《赋》中得到证 实。所谓“”,即茶的别名,三国魏^张揖在《魏王花木志》中这样 写道:“茶,叶似栀子,可煮为饮,其老叶谓为。原书佚,据《太平 御览》引)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尔雅音义下》也载:“,尺兖反。 、榛、茗,其实一也。张辑(三国时魏人〉《杂字》云:茗之别名也。” 所以,“赋”也就是“茶赋”,杜育在其内说到广器择陶拣,出自东 隅。”又说酌之以匏,取式公刘。”讲当时的饮茶器具是产自“东 隅”,又似古代公刘氏使用过的形似葫芦的一种饮器。而“东隅”即 东瓯,许多学者认为指的就是浙江的台州、温州一带。所以,一般认 为潘岳在《笙》中说的“缥瓷”,与杜育在《赋》中讲的器出“东 隅”,实是异曲同工,很可能指的就是浙东、浙南一带烧制的灰釉青 瓷壶一类的饮茶器具。可见当时的青瓷茶具已较为普遍了。

  • 施密特下课
  • 张艺兴为小猪庆生
  • 母子被推入铁轨
  • 陕西一水坝溃坝
  • 德国绝杀荷兰
  • 本文:西晋灰釉五株钱纹瓷瓶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chaj/zhishi/113362.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唐鎏金人物画银坛
    下一篇:商灰釉弦纹尊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

    Copyright © 2013 CnJi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客服QQ: 3435465768342  沪ICP备19054002号-1 茶叶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