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造就了茶业的兴盛,同时也带动了制瓷业的发展,瓷器在当时唐朝成为了最发达的产业之一,最为出现了窑场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争奇斗艳的喜人局面。唐时的茶具主要有碗、瓯、执壶、杯、罐、盏托、茶碾等。当时享盛名明的窑口有越窑、鼎州窑、婺州窑、寿州窑、洪州窑和邢窑七出,以越窑和刑窑为代表,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下面我们就重点先介绍以下越窑的青瓷茶具。
越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青瓷窑,分布在今天的浙江上虞、宁波、绍兴、堇县等地在内的曹娥江中下游、甬江流域的宁绍平原的广大地区。从东汉时开始烧造原始瓷器,东汉晚期成熟的青瓷终于烧制成功。两晋时期,茶能破睡驱眠、去烦解渴的功能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大大刺激了茶叶和茶具的生产。进入唐代,饮茶风靡全国,为了满足各阶层人士对茶具的需求、越窑步入了烧制的巅峰期。
其产品胎质坚致,胚体光洁,器形更为规整,釉色青葱,晶莹润泽,赢得了陆羽“类冰”、“类玉”的赞誉。
当时越窑生产的茶具中有几种典型的茶器:茶釜、茶则、茶瓯、茶托子、茶瓶等,也有不少青瓷茶碾,尤以“茶瓯‘最为著名,被称之为”越瓯“。
本文:唐代越窑青瓷茶具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chaj/zhishi/160079.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茶具上画“造纸术”展别样瓷器艺术
下一篇:唐代的茶釜、茶则、茶瓯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