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审定标准的确立目前尚需探讨,客观全面的评定一件紫砂壶的价值有利于紫砂行业的发展前景,当前,紫砂壶的评定标准虽然已形成一些理论,但不尽人意,很多观点既肤浅又偏颇,甚至将人误导.引入歧途,下面就六个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商讨:
一、盖口严合问题
盖口严合是当今审定紫砂壶档次高低的重要标尺之一,很多壶,尤其是大师级壶,从神韵.气势等方面看都非同一般,但由于盖口合缝稍欠,导致鉴定者拿不 准,收藏者疑惑不定等等,其实这都是过分信奉口盖严密,甚至盖能带起壶的说法造成的,要说盖能带起壶只能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我见过的,有一位大师的壶,口盖严缝,精密度高,要想盖带动壶,有时用力将盖下扎旋转至某一方向,偶尔确实能将壶身带起。第二种情况也是我亲眼所见,即小方壶,因壶身小,且轻,口部上大下小(略微),盖口相合后稍用力将盖下压,再提壶,盖即带起壶。第三种情况就是:因盖口严密,灌茶水后,由于壶内空气回流所致,提壶,可将整个壶身带起,不过出现这种情况的机率只能是偶然之中的巧合。
程悬 原矿紫泥《丰硕》
我有一把“水货”壶,虽然“水”,但盖口非常严密,装满水后倒置盖不落,出水时用手指按住盖眼,水即中断,有时倒水还可听到滋滋声,但盖带不起壶。这使我联想到了被世人推崇之至的“鸣壶”,即会唱歌的壶,一倒水就叫,象鸟鸣,壶艺界都认为此类壶是千载难逢,百年不遇,是鬼使神差的造化之物,玄乎之玄乎也!其实,我个人认为:造一把鸣壶虽非易事,但也不至于非要到了鬼使神差.阴差阳错的巧合奇遇才能办到,鸣壶之所以响,除了盖口严密外,关键之处在盖眼,盖眼孔隙的大小决定壶的鸣与不鸣。在此,我要说一件往事:
我家住在六楼,有一次半夜起大风,我被一阵阵悠扬动听的哨声惊醒,风的大小程度决定哨声的不同音质,心想,何人半夜吹哨?遇到什么伤心事了?左听右听,发现哨声来自于屋内,难道仙友吹哨?爱人孩子惊恐不已,我壮着胆子起床循声寻找,原来问题出在窗子缝隙处,缝隙拉大声音消失,缝隙关严声音消失,拉了几下,再想恢复到原来的声音已办不到了。这件事快两年了,风虽不断,在无数次实验中,无论我怎么开关窗子,虽然有声音,但不再是那种美妙动听的.曲折悠扬的声音了。原因何在呢?显然缝隙是关键,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鸣壶"之鸣在盖眼,盖眼的恰到好处可形成空气回旋于壶内,倾壶倒水空气鸣,按逻辑推理,这种壶的盖口应是高度严密的,应该提盖即能带起壶,但通过网上视频对这类壶的演示,事实恰恰相反.由此说明:任何事物都不是尽善尽美,无隙可挑的,尤其是壶艺,有些鉴定专家一看到大师级的壶有小瑕疵就拿不准,甚至否定,这是不公正客观的,大师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他们在制作某一壶时,或因心境问题,或因善后工作的一时疏忽,导致盖口衔接不完美也是很正常的。再说要做到盖口严密也不是难事,壶出窑后若发现盖口不严合,将金钢砂调和后夹在口盖之向磨合一下即可达标,即使购者发现所购之壶盖口不严,采取此类方法也能办到。再则,壶口严缝也不能一概而论成为一个固定模式,有些壶口合缝是讲究整体造型的,尤其是艺术壶,壶盖只有挪到与壶身和谐统一,高度完美后才能与口更加严合,并倾斜至90度以上也无落帽之忧,有许多古今大师的艺术壶都具有这一特点,粗看都精美一致,非常达标,细究才会发现精美之中还有更加完美的一笔。严格讲,盖口定位合缝比盖口全方位合缝制作难度要大得多,没有深厚功底的艺人是难以办到的。如果说一个鉴赏家.鉴定家只注重机械性地全方位盖口合,而忽略作者整体构思的创意,把作者最得意的一笔当成了败笔那就太可悲了!我认为鉴赏一把壶要过细揣摩,过细把玩,全身心的融入到壶的艺术意境中,不要见疵就否,盲目下结论;不要墨守成规,机械性的鉴定。鉴定壶应以精气神为主体,口盖严缝虽是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是可以修整完善的,即使盖口稍不严,但并不影响整个艺壶的神韵风采.何况口盖高度严缝并非审定壶的唯一标尺,一把壶同时也要考虑水畅的问题,有些壶由于口盖过严,盖眼过小,导致水流不畅,使用时须常揭盖.我收藏有两把较老的壶,一把壶盖眼过小,且被堵塞,无法捅开,加之盖口高度严密,注水后如不揭盖水就不流,虽然喜欢,却不能使用.另一把壶的盖眼情况一样,但盖口有缝隙,使用时水较畅,且保温性能也好,缺点反而变成了优点,不得不令人回味沉思,或许有些制壶高手从壶的长期使用考虑,善后工作有意未将口盖磨合至高密度,以保证壶水的长久顺畅.再则,从审美观考虑,盖眼的大小应与盖和纽的比例协调,如需要过小的盖眼协调搭配,口盖接合处就不能过严,所以,单纯的强调口盖高度合缝的理论是欠妥的.
二、模制壶价值问题
当前,紫砂收藏界普遍存在一种观念:即纯手工壶收藏价值高,模制壶收藏价值低.有些人,甚至有些专家,在鉴别茗壶时也基本把握这个尺度,一见到模制的名家壶就认为是假的,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棍子打死了事.殊不知从古至今,制壶方法就是手制模制等几种,由于人们对制壶方法嗜好不同,审美观不同,古今制壶名家既有偏爱模制手法的,也有偏爱纯手工制法的,即使帮陈曼生制壶的名家杨彭年,在没有同曼生合作之前,所制的壶也是以模制为主.在手制盛行的曼生时代,依然有些名家不入潮流,仍沿用模型制壶法,可以这样说,明末清初的制壶行业已由纯手工转为模型,陶木轮拉坯等多种方法,基本上是百花齐放时代,至此之后,有时手制占主导,有时模制占主导,二者就象一对孪生姐妹,始终都是同伴共生,荣辱共享,相互辉映,相互发展,无所谓高低之分,无所谓贵贱之别.明末,时大彬发明木模制壶,如果按现在对模壶价值观评价,在当时木模就不会轰动壶界,并受到壶界的推崇,时大彬也没有必要发明木模.民国时期,著名艺人王寅春为完成日本人的订单,采用档坯模型法提高功效,超时超质量完成了订购任务,受到了日本商人的高度评价.1983年,紫砂泰斗顾景舟在上海为朋友制作一件紫砂鼎时就曾用竹模在转盘上成型,操作方法同车床,三只足用手搓成.另外,顾景舟全手工制壶也给人一些启示,1992年,顾景舟年近80,有一天,他在用全手工制壶过程中,一个上午就拍打出壶身三个,然而在做壶嘴和把时却花了将近三个月时间.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壶身无论是手制还是模制都较容易,关键的部位是嘴和把造型与壶身的完美搭配,即画龙点睛之笔.古代模制壶也好,近现代的模制壶也好,除壶身是模制的外,嘴把一般都是手捏,经反复艺术构思后衔接上去的,比如有些文革壶,虽然壶身为模制,但经过制作者对壶嘴把的精心设计和完美搭配,依然神韵非凡,令人百观百爱.有些人认为模制壶简单,手工壶复杂,两者不可相题并论.我认为,这种观念对也不对,若说成批量生产一般商品用壶,模壶与手工壶的确不可同日而语,比差相之千里,但如果是制作一把艺术壶,其比差应该是等同的,首先构思设计是一致的,制模和制坯是一致的,成形后嘴把盖制作也是一致的,这种艺术壶出世后能说它没有收藏价值,不如纯手工壶吗?
程悬 原矿底槽清《葫芦》
再说模壶与制壶人的修为也是紧密相连的,比如大师吕尧臣当年学制壶时,同样的模具学着制的第一把壶缺乏生机,学着做的第二把壶却比第一把壶精神饱满,造型线条更简练,更完善.由此说明模壶与手制壶一样,同样凝聚着制壶人的精气神,壶的风采的高低同样靠的是艺人的功底,审定一把壶最终是要看它有无精气神,有无媚人的风韵,无论是模制或手制都应如此.有些人过份强调手制壶,殊不知,一把精心设计并制作完美的模壶,其媚人的功底有时会远远超过手制壶,就如一个丑女经过美容大师精心设计整容后变成绝世美女一样,男人见到她都会称赞她的美丽,并被她的美貌所征服.壶也是一样,过份夸大手制壶而贬低模制壶是不客观的,不公正的.从某种意义讲,同样给人一种受经济利益驱使的"王婆卖瓜"之嫌.由于有些人夸大炒作手制壶的价值,弄得有些大师都不敢承认自己曾做过模制壶,甚至见到自己早年制的模制壶都违心的予以否定,比如有些文革模制壶。其实模制壶也好,手制壶也好,只要具有迷人的风采,给人以美的享受即可.模制壶能多生产,手制壶同样也能多生产,比如陈曼生的"十八式"壶,一种模式同样有二种以上,有时多名同窗好友在一起,同时看上一种壶样,陈曼生,杨彭年都会一一满足,其式样大小一致,不分伯仲,而且也都是纯手工制成.
总之,模制壶和手制壶一样,只要不是成批量生产的商品用壶和缺乏生机的平庸之壶,只要具有非凡气韵和迷人风采的壶,都是世上难得的神品.极品和精品。
三、热度问题
最初收藏紫砂壶时曾被紫砂壶不烫手的神话所害,因为购回的紫砂壶注满沸水后烫手,以为是假货,一气之下摔碎过三四把品相不错的壶.后来和朋友喝茶,茶老板说他的紫砂壶是花大几千买来的,看着装满沸水的壶用手探了探,发现依然烫手,于是讥笑老板买的是假壶,为此差点和老板翻脸干仗。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不再涉足紫砂壶收藏,有时看着家里收的十多把壶就来气,因为注入沸水后件件都烫手,恨不得全部砸碎解气.有一次到一位私企老板单位办事,老板请我到他办公室喝茶,在茶几上摆着一套非常精致高档的紫砂茶具,老板喜滋滋的告知此套茶具是他花了近4万元买的,我拿在手翻底一看,原来是大师级人物的作品。老板将茶叶倒进壶内注满沸水,我试着用手摸了摸壶身,原来也烫手,心想老板也被假货耍了。老板将茶水倒入小杯内,我端起品了一口,顿感茶的清香味长,非同一般,我夸奖老板的茶叶好,老板不动声色又用瓷杯泡了一杯递给我品尝,谁知,味道却大不一样。老板见我对饮茶和紫砂壶有兴趣,顿时象找到了知音,谈茶道,谈茶壶,一聊就是2个多小时。至此后,我茅塞顿开,对紫砂壶不烫手的谬说进行了认真思考,得出的结论是:(一),紫砂虽然传热慢,但并不具备吸热功能,注满沸水后几秒钟内可能不烫手,但时间稍长热量就会传递出来,怎能不烫手?(二),所谓的不烫手紫砂壶只能是双层,但任何导热体只要是双层都能办到,这应不是紫砂的专长.(三),通过实验发现:1.冬天与热天摸注入沸水的紫砂壶有区别,热天一摸就缩手,冬天用手把握在壶上十几秒钟还可坚持.2.沸水温差有区别,如果90度以上的沸水注入会烫手,如果是70度左右的热水注入不会烫手,但这必须是冬天.3.高龄老人或手茧特厚的人不怕烫手,我母亲今年80多岁了,冬天给她一把紫砂壶,不管你注入多沸的水,她紧握手中从不喊烫.4.壶柄不烫手。
四、包浆问题
本人长期从事考古工作,对有关包浆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所谓包浆即古物经过岁月风霜留下的沧桑层,准确的讲就是类似于污垢的侵蚀层.它是在人们使用.把玩.放置.遗弃中,经过漫长的岁月洗礼逐渐形成的.通常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腐蚀剂将其洗刷掉一二,甚至全部,但不管你怎么洗刷,一件古物内在的岁月年轮是不会消失殆尽的,就象一个经过拉皮变年轻的老人一样,他的沧桑,他的经历总会时常在他的身上表露出来,当然这需要一定功底的人去识别。我们收藏古物,尤其是紫砂壶,若完全以其包浆论其年轮长短是不科学的,不完全正确的。因为紫砂壶不同于古家具等杂项,收藏者将其购回后一般都要经过清洗,若下手过重很容易将包浆洗刷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古壶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壶的岁月虽长,但使用时间短或未使用,洗刷掉包浆后壶面会无光泽,给人一种无沧桑的感觉,会被一般人误认为是作旧的假壶。第二种是壶的岁月长,使用时间也长,洗刷掉包浆后依然宝光四射,这一情况导致许多人误认为这就是包浆,并形成理论包浆是洗刷不掉的。其实一把经过岁月沧桑又经过长久使用的壶,它的内在结构经茶的洗礼实际上已发生质的变化,它散发出来的不仅仅是岁月磨砺之光,而且还有茶叶日积月累的精华之光。这种光绝非单一的包浆之光.所谓包浆只能是古物表面的岁月沧桑层.磨砺层.侵蚀层,这些层有时和古物本身内在的精华气质融为一体,导致人们无法区别,从而笼统的称之为包浆层。
五、口嘴把三平问题
目前,紫砂收藏界流行一种机械型观点,实际上也是误导型观点,即所谓达标壶必须嘴口把在同一水平线上,即三平,否则就是问题壶.提出这种观点的人不知道有没有见过或研究过顾景舟.吴顺根等早年制的壶,从视觉上看,他们的壶三点似乎确实在一条平面线上,但实际上嘴把都略低于口面,尤其是壶嘴,一般都低于壶口约 2毫米,还有蒋蓉.徐汉棠的文革壶,其嘴都略高于壶口2毫米左右。对于壶嘴低于壶口的壶,我做过试验,即使低于5毫米,将水注满后,壶水绝不先从壶嘴流出,若倾壶倒水,水从嘴先流,绝不从壶口先溢。有一把周桂珍76年后为纪念朱德制的小石觚,造型非常美观,壶嘴从视觉上看就象与壶的腹部平齐,感觉注半壶水都难,可是,当水注至九分以上后壶嘴才开始外溢,令人惊叹不已!而且,由于壶嘴的巧妙搭配使壶平添了不少风采。
壶嘴把是壶的生命线,搭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壶的精神,也就是俗话说的"画龙容易点睛难"!著名教授张守智谈壶时曾说:壶的三平手法一般只适用于三弯形的壶嘴.由此可见,一概而论的三平手法连资深的壶艺教授都不认可,何来理论基础?只能算浅薄的谬论而已。
程悬 原矿底槽清《佛莲》
六、壶的款向问题
目前,壶款的朝向问题也有一种理论:即古人作壶款,字头对流,字尾对柄,若违反这一规律就是仿品.其实壶款的朝向从古至今就没有法定的规定,非朝哪个方向不可,古人也好,今人也好,壶款的朝向全凭个人的嗜好,不能因为壶圣时大彬,陈鸣远及后世的一大批追随者推崇这一款向,从而将整个古壶的款向都武断界定为同一模式,这显然是非常片面的。古人作壶款就象文人作诗,也是分手法分流派的,比如清代华风翔等制壶名家就不尊崇这一模式,还有后世的制壶名家吴顺根(后改名吴纯耿)等人也未秉承这一模式,如果以壶的款向判断一把古壶的真假,无疑是误读古壶,误导收藏者。
以上从六个方面对紫砂壶的审定标准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给大家一点启示,对与错仅是本人的一点肤浅认识,一点心德体会。不逊之处,不敬之处,不足之处,还望各位高手海涵赐教!
本文:李兆华:紫砂壶审定标准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chaju/zishazhishi/51869.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紫砂入门常识十八问
下一篇:顾景舟:紫砂艺术的审美观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