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省际调拨
发布时间:2014-04-08 13:41:26
浙江是全国重点产茶区,历来向省外输出
茶叶。50年代至80年代初期,随着浙江茶叶生产逐步的恢复和发展,省际调拨的地区、品种、数量都相应扩大和增加。1950年调供588吨,1951年调供1948吨,1961年调供6906吨,1971年调供8591吨,1981年调供27446吨。
茶叶省际调拨,在不同年代,由浙江省
茶叶公司(或
特产公司)分别按总公司、华东区公司、商业部、全国供销总社等主管部门的调拨计划执行。浙江茶叶调拨供应外省市场,以江苏、福建为主,因北方市场对花茶需要量大,而苏、闽警制花茶的原料素大方、素烘青由浙江调供,故浙江茶叶调拨供应外省市场,以江苏、福建为主。1956年调江苏、福建分别为1720吨、1474吨,分别占全省调省外总量的29・7%和2巳4%;1966年仍分别占38%和19.4%,70年代起调供量逐渐减少,1981年分别降至16.2%和1.9%。北京、天津、上海和山东也是浙江调拨供应的主要地区,1956年调4省市茶叶占全省调省外总量的30.8%,1966年为22.9%,1976年为30 5%,1980年为39.5%,1983年为40.1%。调往广东的茶叶自7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增加,1976年调供30吨,占全省调外省总量的0.2%,1978年上升至4 3%,1981年达73%,1983年占到10.1%。此外,浙江还调供边防高原部队军需茶叶,1966年调供花茶71.5吨,1968年调供120吨,1969年为103.5吨,1970年起改调
绿茶,1984年后仍供应一定数量的花茶,1982年后,随着茶叶连续多年增产,销区企业要求停止执行调拨计划。1984年国务院批转商业部《关于调整茶叶购销政策和改革流通体制意见的报告》,1985年起茶叶实行多渠道流通进入开放式市场,省际计划调拨不再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