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茶艺文化

中国人的饮茶文化漫谈

发布时间:2019-06-13 19:05:57


关于烟酒茶,可以断言:酒是供热闹的社交,烟是事清闲的情致,茶则是专奉怡静的友朋而设。这三者虽均能兴奋中枢神经,但品质却大相径庭。烟因危害生命,已居国际禁物;酒终乱人心性,也已几分恶名在外;唯独茶却清和怡人,具有君子之风。尤其文人雅士,爱之有加。喜欢寻往“临水卷书帷,隔竹支茶灶;幽绿一壶寒,添入诗人料”(吴频香诗)的雅致;更是追求“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钱起诗)的气韵,在品尝中自怡自乐。 

  早在三国两晋时期,饮茶已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习俗。《三国志》上讲,韦曜参加孙皓的宴会,因不善饮酒,便代之以“荼”。《世说新语》云,任育长到王导家做客,因不识便问喝的是“荼”还是“茗”,被传为笑柄。关于“荼”之说,始见于西汉初年的《尔雅》,当时称作“”。“”树小似桅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早采的叫“荼”,晚采的叫“茗”,或叫“”。到唐代陆羽着《茶经》时,才把“荼”字改写成“茶”。自此,一直沿用至今。

  在诗中提到茶的,是魏晋人左思的《娇女诗》:“心为荼剧,吹嘘对鼎饬”,生动地描述心急饮茶,对着炉子吹火烧水的情态。直至唐宋以来,许多著名诗人词家遄兴挥毫,留下一些咏茶的佳篇。其中,有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葺。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骤雨松风入鼎来,白云满盏花徘徊。悠扬喷鼻宿醒散,清峭彻骨烦襟开”,把采茶、焙茶、烹煎、品饮的情景写得维妙维肖,大有清香扑人之感。有苏东坡的《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煎,自临钓石取深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八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则深情地抒写了因时遭贬谪际遇,只饮“三碗”好茶便肠枯难以承受的悲郁心怀。两诗均形象动人,栩栩如生。

  据医书说,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解毒、提神、明目、利尿、助消化等功效,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历来深受国人的青睐。难怪古人有“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与“茅斋独坐茶频煮,竹榻斜眠书漫抛”的豪兴了。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高品质 清承堂雨前龙井茶2019新茶
  • 施密特下课
  • 张艺兴为小猪庆生
  • 母子被推入铁轨
  • 陕西一水坝溃坝
  • 本文:中国人的饮茶文化漫谈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chayi/244096.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普陀佛茶的来历与典故
    下一篇:佛教对茶文化的影响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

    Copyright © 2013 CnJi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客服QQ: 3435465768342  沪ICP备19054002号-1 茶叶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