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阅读9月6日赏:茶筅是截取竹枝做的,茶筅长五寸,将茶舀入茶瓯中加水后,再用茶筅调和搅动。等到水里搅起的水沫形如云头、雨脚,就算是洗刷好了。
茶筅的大量使用是从宋代开始的,宋徽宗说茶筅是用老竹子制成,本身要厚重结实,前端劈开成细条,而且要尖锐一些,这样击拂茶汤的时候才会顺手,就算用力过猛,也不会浮沫乱生。日本茶道用的茶筅,是把前端分开的竹丝再往后弯一道,前端形成弧形,这样一来搅拌的面积更大,更利于形成汤花。
汤花固然是以形态、持久来比拼,可是它的意义,却绝非是审美一层。从今天茶学对汤花的科学研究来说,高度延展的汤花是茶汤里发泡营养物质较多的表现,且气味馥郁,利于吸收。受到茶道汤花的奇石,国外在咖啡、红茶等饮料里也采用了机器发泡技术,很受欢迎。有些西餐厅里,甚至把西红柿汁也拿来发泡,竟然比茶汤的汤花还要持久,且口味清新诱人。
本文:茶文化阅读――茶筅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chayi/5804.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黄山毛峰及其由来的传说
下一篇:普洱茶古树纯料只是昙花一现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