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茶叶

翠螺

发布时间:2013-10-10 11:15:23

翠螺 -简介

翠螺

翠螺(1).指妇女的发髻。 宋 周紫芝《鹧鸪天》词:“明年身健君休问,且对秋风卷翠螺。”《剪灯馀话·秋夕访琵琶亭记》:“翠螺青黛,绛仙慵画眉妩!”(2).用以喻山峦的形状。 清 陈维崧《绕佛阁·由剑池循石磴上复折而下至小武当有奇石纵横林立》词:“旷望 邓尉 ,支硎翠螺滴。”(3).一种用翡翠嵌镶的首饰。 清 黄遵宪《都踊歌》:“贻我钗鸾兮餽我翠螺,荷荷!”
翠螺茶因外形卷曲形似螺,色泽绿翠而得名。为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县茶场新创制的名茶。从1984年投放市场以来,受到茶叶爱好者的青睐,称赞翠螺茶经饮耐泡,具有头酌香,二酌浓,三酌味不减,四酌味犹存的特点。

翠螺 -采摘标准

翠螺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炒制工艺分摊放、杀青、揉捻、烘干、再揉捻、炒干、再烘干七道工序。

翠螺 -生产

翠螺

翠螺茶属半烘炒绿茶,全程实现了机械化生产,采用的主要设备有:滚筒杀青机,265型揉捻机,6CH—120型烘干机,滚筒炒干机。 

杀青的进风温度为130~160℃,出风温度为95~105℃。要求杀透杀匀,无红梗红叶,做到嫩而不生,老而不焦。 
揉捻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揉捻历时25分钟,加压15分钟,始、终空压,中间加压,注意解块。第二次揉捻历时15分钟,加压5~7分钟,通过揉捻达到条索紧结的目的。 
炒干:在再揉捻后进行。目的是促使条索卷曲,茸毫初露,炒干的筒温为70~80℃,干度七成左右。 
烘干分两次进行。初烘的进风温度为110℃左右,通过初烘达到蒸发水分、便于炒干时做形的目的。适度初烘叶含水量40%左右,初烘叶经摊凉冷却后再行揉捻和炒干。再烘的目的是增进香气,促使茸毫披露、平伏及干燥。再烘的烘温95℃左右,再烘叶含水量6%以下。

翠螺 -制作工艺

1998年度我场开发研制的名优茶“莲花翠螺”获三明市优质茶奖。成品条纤细,卷曲成螺,茸毫密坡,银绿隐翠,汤色清澈明亮,浓郁甘醇、鲜爽,叶底嫩绿显翠。深受江浙一带客户的欢迎。现将“莲花翠螺”的加工工艺整理如下:

1鲜叶原料

以绿茶品系小叶种,福鼎大白茶最为适宜。根据要求有一芽一叶初展和单芽二种。一芽一叶初展要求芽长2cm左右。原料要求嫩、匀、齐、净、鲜,不带鱼叶、碎叶、对荚叶和病虫叶。

2鲜叶摊放

鲜叶采下后及时薄摊在竹席或波箕上,放置摊青架上使其水份散失20%左右。摊放时间视天气而定,一般在4-8时,雨水青应经脱水处理再摊凉;摊放程度以芽叶舒展,呈柔软状态散发出清香为宜。

3高温杀青

用30型微型杀青机杀青,温度掌握在140℃-160℃左右,要求锅温要稳定,投叶量要均匀保持杀青一致,避免焦边爆点,一般以叶质软,色泽翠绿,折梗不断略有清香为宜。在杀青机出口处设置微型鼓风机(或电扇)吹风以散发热气,并及时摊凉以便制作。

4热柔成形

机械杀青后制作工艺都是用手工在锅内完成。每锅投叶量在0.5-0.6斤(已杀好的青叶),锅温起初掌握在90℃-100℃左右,抖炒几分钟后,待茶叶粘性消失时,趁热用双手抱着茶团在锅里按顺时针方向滚动翻转几圈后,随即散开,边揉边散数次即成形。手热应注意先轻后重再轻的原则,前期茶青含水高,芽头嫩,用力过重容易产生断碎。在揉捻过程中挤出少许茶汁,透出清香,但如不注意散发热气,容易使茶叶闷黄或色泽变暗,这些技术关键决定了茶叶的品质,待条索紧细均匀,成条率在90%以上即可进入下道工序。

5搓团提毫

待茶叶形成细条符合要求,干度达60%时,即可进行搓团。搓团既可进一步使条形纤细均匀,又可卷曲成螺,并逐渐显毫。按江浙一带客户要求,不喜欢条索卷得过紧,尤其单芽制作时外形略为卷曲即可。随着茶叶在锅里越来越干,手热要越来越轻,避免造成断碎。

6文火烘干

这时茶叶外形纤细,卷曲成螺,银毫坡露,失水率在70-80%以上,即可以低温在锅内轻轻翻动,使茶叶达足干即可出锅。此时适当提高锅温可促进香气形成。整个过程从投叶至出锅大约30-40分钟。

翠螺 -特点

翠螺茶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细卷曲,茸毫披露、平伏,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滋味浓厚,汤色绿而明亮,叶底嫩绿、匀整明亮。[1]

  • 施密特下课
  • 张艺兴为小猪庆生
  • 母子被推入铁轨
  • 陕西一水坝溃坝
  • 德国绝杀荷兰
  • 本文:翠螺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chinatea/117621.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糙米绿茶
    下一篇:苍山雪绿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

    Copyright © 2013 CnJi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客服QQ: 3435465768342  沪ICP备19054002号-1 茶叶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