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雀舌外形微扁挺秀,形似雀舌,色泽翠绿,银毫披露,香气高长馥郁,滋味醇爽甘甜。
宁强雀舌产于陕、甘、川三省交界的陕西省宁强县汉江源水流域,位于秦岭、大巴山之间,是中国北缘菜区。
此茶叶含氨基酸3.43%、茶多酚24.73%、水浸出物44.2%、咖啡碱4.07%。
宁强雀舌凭借其优良品质和多种营养成分,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并多次获得奖项,名声享誉中内外。
由于该环境未受工业化污染,故是生产有机茶的最佳生态区域,现已成为陕西首家通过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条研究与发展中心有机茶认证。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优异的茶叶品质,使宁强雀舌成为中国北方茶的典型代表。
宁强雀舌采摘海拔1000±200m有机茶园清明前后初露草芽、独芽或一芽一叶,经先进技术结合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富含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咖啡碱、微量元素等物质,是品饮、养生的上品。
1.杀青:每锅投叶量300g,锅温150℃一180℃,炒茶手法采用抓、捂、带、抖,抖、闷结合,炒茶动作由快到 慢,要求捞得尽,抖得开,翻得匀。炒至叶色转暗,叶质变软,清香显露时为适度,及时出锅摊凉。
2.整条做形:锅温60℃--80℃,杀青叶锅后采用轻压拖带,随即轻抖的手法理条做形,反复进行,直至茶条达到挺直、微扁,有刺手感时出锅摊凉。
3.烘培:用炭火供培,温度60℃、茶叶薄摊于烘笆上,每隔3分钟左右翻一次,翻烘时手势动作须轻匀,烘20分钟左右下烘摊凉,然后再复烘,至足干下烘。
4.拣剔:手工拣去黄片、茶果及杂物,筛去碎末,最后包装贮存待售。
中国的“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茶树)梁州(今汉中)生褒城(今褒河)、金牛(今宁强)二县山谷。”宁强县地处秦巴腹地,山地面积广阔,海拔高纬度偏北,冬无严寒、夏无酷署,雨水充沛,多云多雾,土壤肥沃微酸,所产茶叶香高味醇,耐冲泡,有效成分含量高,品质优异。宁强又是汉水源头,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县域工矿企业欠发达,茶区远离城区,分布于林间山川,空气清新,水质清澈,且茶农从来不使用农药和化肥,所产茶叶,没有污染,是天然绿色有机茶叶生产的理想环境,近年来,宁强茶叶在中国省市茶叶评比中屡获殊荣。1996年“宁强雀舌”进入中南海成为国家特需用茶;2002年“宁强雀舌”已获国家有机茶认证,成为全省首家通过有机茶认证的县;2003年被列为第四批有机茶开发标准化示范区。
宁强发展茶叶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有做大产业的土地资源优势,有做强产业的区域优势,有经久不衰的市 场优势(回归自然,绿色保健已成为世界潮流),有历史和文化的优势,有政策扶持(退耕还林)的优势,所以宁强茶叶的发展前景异常美好。近年来,宁强县在茶业的开发上,始终坚持建设大基地、培植大“龙头”、弘扬茶文化、树立大品牌、打造大茶业的基本思路。
证明商标又称保证商标,中国商标法定义为:证明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证明商标有原产地证明商标和品质证明商标两种类型。
宁强雀舌于1997年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质量鉴定。产品面市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馈赠品饮之珍品,主销汉中、关中、广元、陇南等地,远销上海、北京,出口日本。
1995年参加第二届中国(杨凌)农业科技博览会荣获“后稷”金像奖,同年被选为国家特需用茶。
1997年参加“97中国(北京)国际茶技术和茶文化交流会暨97中国国际茶叶展览会”荣获银奖。同年又获陕西省首届名优茶奖。
在2002年第十四届西交会上荣获金奖。
[1]百度网:http://baike.baidu.com/view/86383.htm
[2]农业网:http://www.agronet.com.cn/Product/Detail_221598.aspx
[3]汉台网:http://hantai.678114.com/Html/techan/LINCHANPIN/20080921845AE6BC.htm
本文:宁强雀舌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chinatea/117776.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