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茶叶

川红工夫茶

发布时间:2013-10-10 11:34:53

川红工夫茶 -简介

川红功夫茶

川红工夫茶产于四海省宜宾等地,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为工夫红茶的后起之秀。四川省是我国茶树的发源地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四海地质北高南低,东部形成盆地,秦岭、大巴山挡住了北来的寒流,东南向的海洋季风可直到盆地各隅。年降雨量1000 ~ 1300毫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 ~ 180C,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40C,即使在最冷的1月份,其平均气温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2 ~ 40C,茶园土壤多同山地黄泥及紫色沙土。

川红工夫茶的茶园一般地势较高,伏旱影响不大,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咱红工夫茶的产区位于川东南地区,即长江流域以南边缘地带,包括宜宾、江律、内江、涪陵四地区以及重庆、自贡两市所属部分地区。这里茶树发芽早,比川西地区早40天,采摘期也比川西地区长40 ~ 60天,全年采摘期可达210天以上。川红工夫茶4月即可进入市场,以早、新取胜。川红之珍品“旱白尖”更是以早、嫩、快好的显著特点及条索紧细,毫峰显露,色泽乌润,香气鲜嫩浓郁的优良品质特点获得了高度的赞誉。

川红工夫茶 -产区

四川省是中国茶树的发源地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四海地质北高南低,东部形成盆地,秦岭、大巴山挡住了北来的寒流,东南向的海洋季风可直到盆地各隅。

50年代中期,先在宜宾、万县、达县等地区10余个县的部分国营茶场试制功夫红茶,后逐步调整产区布局,主要集中在宜宾、钨连、高县、珙县四个县生产功夫红茶。

川红工夫茶 -历史

1952年,川红集团前身宜宾茶厂成立
1958年正月初一,宜宾县古柏乡茶园将当天新采摘的早白尖制作成工夫红茶,敬献给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主席,中共中央办公厅复信致谢
1978年,宜宾茶厂生产的早白尖工夫红茶,在参加春季广交会上以每吨12000美元的天价轰动会场,为广交会增添了光彩
1991年,宜宾茶厂成功改制
2003年,改制后的新公司开始进行生产厂房、机械设备等硬件建设,并建立现代茶企经营管理制度,逐步进入高速成长期
2010年12月25日,四川林湖茶业有限公司与宜宾市外贸金叶茶叶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川红集团。当日,宜宾市人民政府、和君咨询公司、高县人民政府签署协议,正式创立总额一亿的川红茶叶发展引导基金。

川红工夫茶 -制作工艺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川红”一直沿袭古代贡茶制法,其关键工艺在于采用“自然萎凋”,“手工精揉”,“木炭烘焙”,所制茶叶紧细秀丽,具有浓郁的花果或橘糖香,70年代后,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大量需求,改用人工加温萎凋,揉捻机揉制,烘干机烘干。

川红精选本土优秀茶树品种种植,以提采法甄选早春幼嫩饱满芽叶,顶级产品金芽秀丽,金芽显露,香气馥郁,回味悠长为品质特征。 

采摘:川红功夫茶的采摘标准对芽叶的嫩度要求较高,基本上是以一芽二三叶为主的鲜叶制成。

制作:川红功夫茶的产家较多,采制情况、条件有别,但比较常用的制作工序则是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和精制等工序制成。

川红工夫茶 -品质特征

川红功夫茶外形条索肥壮圆紧,显金毫,色泽乌黑油润;冲泡后,内质香气清新带枯糖香,滋味醇厚鲜爽,汤色浓亮,叶底厚软红匀。[1][2]

  • 施密特下课
  • 张艺兴为小猪庆生
  • 母子被推入铁轨
  • 陕西一水坝溃坝
  • 德国绝杀荷兰
  • 本文:川红工夫茶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chinatea/118021.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川红茶
    下一篇:Dilmah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

    Copyright © 2013 CnJi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客服QQ: 3435465768342  沪ICP备19054002号-1 茶叶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