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茶是我国南方茶区按节气对不同阶段春茶的称呼,在清明节前采制,细嫩品质好。因为清明节前采摘的茶经过了一个冬天的滋养,饱蕴天地精华,茶芽细嫩娇美,滋味清纯,因此特别珍贵。但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物以稀为贵,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雨前茶是清明后谷雨前采制的茶叶。明前茶细嫩品质好,雨前茶品质尚好,谷雨后立夏前的茶叶一般较粗老,品质较差。
很多人笼统地认为明前茶就是清明节采摘、制作的茶。其实不然,明前茶是我国长江流域江南茶区按节气对不同阶段春茶的称呼,主要包括浙江、湖南、江西、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以及湖北南部等。明前茶主要的品类是绿茶及少量的红茶,而像铁观音、大红袍、普洱等不存在明前茶。
我国产茶区域的分布,根据气候差异可分为西南茶区(包括贵州、云南、四川)、华南茶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江北茶区(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江南茶区。其中江南茶区为我国茶叶的主产区,年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等一些中国传统名茶都产自这个区域。
从这个角度来说,消费者可以很容易辨别明前茶,明前茶主要产区是江南茶区。而来自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福建、海南等地区的春茶虽然是清明节前采制,也不能称之为明前茶。因为西南茶区和华南茶区的大部分区域地处中国南部,开春气温回升早,每年往往是在中国传统春节时就已经开始采茶,待到清明时,采摘茶叶已近两个月。而江北茶区由于气候原因如河南、山东等地往往在清明节后才开始采制,因此也无所谓明前茶。 同样的道理,“雨前茶”是指江南茶区清明后、谷雨前采制的茶叶。[1]
社前是指春社前,古代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祭祀土神,称之为社日。按干支排列计算,社日一般在“立春”后的41天至50天之间,大约在“春分”时节(3月20日左右),也就是比“清明”早半个月,这种春分时节采制的茶叶更加细嫩和珍贵。中国唐代每年要求在清明日运至长安的紫笋贡茶,就应该是属“社前茶”了。因为古时交通不便,在湖州长兴采制的顾渚紫笋茶,就是用快马日夜兼程运到长安(今西安),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因此,每年皇宫“清明宴”上所用的紫笋贡茶必定是“春分”时节特早萌芽而采制的茶叶。
火前即明前,因为古人在寒食节有禁火三日的习俗,三日内不生火做饭,故称“寒食”,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因此“火前茶”实际上就是“明前茶”。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到达杭州龙井观看龙井茶采制时,曾作诗《观采茶作歌》,有诗句云“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是指“清明”前一日采制的龙井茶品质最好,过早采制太嫩,过迟采制太老。
雨前即谷雨前,即4月5日以后至4月20日左右采制的茶叶称雨前茶。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这对江浙一带普通的炒青绿茶来说,清明后,谷雨前,确实是最适宜的采制春茶的季节。[2]
现代的“西湖龙井”每个春季分4次采摘,清明前采的头茶称为“明前茶”,其嫩芽像莲心,所以也称“莲心”。
谷雨前采摘的叫“雨前茶”,又称“二春茶”。
立夏之际的叫“三春茶”,此时茶芽发育较大,附叶两瓣,形似雀舌,所以又叫“雀舌”。
“三春茶”采过之后一个月再采叫“回春茶”,这时茶的叶子已成片,并附带茶梗,所以也叫“梗片”,其品质已不如前三种。
从大体上来分,一般可分为:
﹙1﹚ 上选品
外观:碧绿新鲜,带油光,白毫多,形状扁直,尖端不弯曲。干茶香气清纯。
叶底:茶香呈天然清香,幽雅飘逸。全叶淡绿清翠,形状整齐。
冲泡:汤色碧绿或呈清黄色。滋味清新刺激,有清新爽口之感。
﹙2﹚ 次级品
外观;绿而无油光,老叶多,或稍呈黄色。白毫少,形状稍弯或扁而不结。干茶的香味低。
叶底:叶底断碎,呈暗绿色;或稍呈黄褐色,有点发酵的状况。
冲泡:汤色带黄或暗黄。滋味刺激中含有苦与涩。有菁嗅味。[2]
消费者买茶叶时除了要去有品牌、有质量保证的企业购买以外,优质明前茶还可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辨别。
在茶叶冲泡前,看茶叶的外形、色泽,品味香气。春茶的叶子一般裹得较紧,肥壮厚实,有的还有较多毫毛,色泽鲜润,香气浓郁新鲜。
湿看就是将茶叶冲泡后,通过闻香、尝味、看叶底进一步判断。新茶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绿茶汤色绿中透黄,红茶汤色红艳显金圈;茶底柔软厚实,正常芽叶多。
茶叶水分超标是茶叶销售市场上常见的通病。消费者在选购时应该注意茶叶的干燥度和新鲜度。用两个手指能将茶研成粉末的,说明茶叶是干燥的。如果只能研成细片状,说明茶叶干燥度不足,这种茶叶较易变质。茶叶的新鲜度很重要,除个别茶类如六堡茶、普洱茶外,都要力求新鲜。有陈霉味的茶叶一般不宜饮用。一般的散装茶,超过1年以上者,往往容易陈化,导致品质下降。[3]
一、刚炒制好的明前茶最好不要马上喝,新茶要先放上一到两个星期,味道会更好。经过适当的存放,不仅可以去掉“火”味,而且还可以降低干茶的水分。
二、冲泡明前茶水不要用沸水。由于明前茶都比较细嫩,一般以80度左右为宜。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要低,这样泡出的茶汤才能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中营养成分也较少破坏。
三、最好选用玻璃杯冲泡。明前茶不仅要求汤绿,味鲜,香气馥郁,而且还要求形美,龙井茶的干茶外形要“扁”、“平”、“直”,碧螺春干茶外形要“卷曲成螺”、“满披白毫”等等。[4]
一、坚持少买、勤买的原则。
二、少量的茶叶存放于避光、低温、干净无异味的环境中即可。
三、量多且是不同品种的绿茶,要放入冰箱冷藏室保存。但茶叶善吸味,所以要与其它食物分开保存。短期储存茶叶的器皿:紫砂罐、砂罐、锡罐、瓷罐。[4]
采制技艺高超,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为“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细嫩的芽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优越的环境条件,加之优质的鲜叶原料,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普洱茶的制作以经杀青后揉捻晒干的晒青茶为原料,经过泼水堆积发酵的特殊工艺加工制成,再经过干燥过程处理,即加工为普洱茶。普洱茶是制作各种紧压茶的原料。 包括沱茶、饼茶、方茶、紧茶等。 普洱茶的品质优良不仅表现在它的香气、滋润,滋味醇厚,还在于它有可贵的药效,因此,海外侨泡和港澳同胞常将普洱茶当作养生妙品。
选择结庐在这2000万年前浮出云海的峨眉山巅,除了两三位隐士以外,就只有竹叶青了。在雪融时节,与同修者一起,于海拔1200米的峰峦之上,舒展开身心,春天的第一缕阳光,与千丈佛光一起,穿过高山雾霭,醍醐灌顶,碧绿通透,处子般无瑕,每一年,都是一次新生。
坐定,观八千里云月,俯九天下红尘,在云淡风清处,吐纳纯净空气,心若止水,无嗔无妄,一份平和智慧,化作纯真茶香,凝结于心。
入眠,安卧于零度的山雨夜露之中,屏息闭目,苦寒洗礼,在无常风雨中,提炼出最单纯的真思灼见,把最洗练俊朗的姿态,裹存在茶心之中。
晨醒,千年古刹,幽幽钟鸣,清髓洗耳,茶与人一起,终悟造化的用意。
如若随波逐流,何以修得这浑然天成的高情远志?若非离尘千米之上,何以修得这至纯至真的平常之心?
与传统绿茶的工艺不同:
每一颗竹叶青需经历万里挑一,方能修得茶中正见。
十年如一日,伏首浩瀚茶芽之中。从茶芽的长度甚至弯曲的弧度,都以毫米为单位苛刻挑剔。45000次层层甄选,仅能得到500克的珍品。这种似乎比大自然更加严苛的标准,保证了每一颗竹叶青都能整齐统一,立于水中。新茶入水,慢慢苏醒的茶心,展开初生般不染一尘的新绿,纤纤玉立、饱满挺直。举杯,竹影婆娑中,娴熟的升腾、旋转、自在起伏,与其说是茶心的起落,不如说是心性的沉浮。
正因为此,竹叶青也被好茶之人赞为:中国最美的绿茶,2004年竹叶青结盟围棋,成为中国国家围棋队的指定用茶,这也为竹叶青的美丽的外表内注入一颗智慧的平常心,随着品牌影响越来越大,竹叶青已经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国家在对外交往时重要的礼品选择之一,2006年赠送摩纳哥阿尔贝亲王;连续2次作为国礼赠送俄罗斯先后两任总统:普京、梅德韦杰夫。
都匀毛尖茶生产历史悠久,迄今已五百多年。早在明代就列为上贡之佳品,深受明崇祯皇帝所喜爱,曾赐名为"鱼钩茶"。都匀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镣绕,土壤肥沃,是茶树生长的好地方。尤其是主产都匀毛尖茶的团山、大定两乡,茶树多生于峡谷溪涧两旁,有苍翠欲滴的常绿针叶与阔叶乔木为其夭然屏障,形成空气湿润与多慢射光的优良环境,因而茶树生长健壮,持嫩期长。明朝御史张鹤楼曾游览茶区,并作诗云:"云镇山头,远看轻云密布,茶香蝶舞,似如翠竹苍松"。生长在自然环境幽美的本地团叶茶树品种,充分表现出芽叶茸毛多、肥厚柔嫩、发芽早、持嫩性强的特性,其鲜叶内含物丰富,为创造都匀毛尖奠定基础。
都匀毛尖采用“清明”前后数天内刚长出的一叶或二叶未展开的叶片,要求叶片细小短薄,嫩绿匀齐。嫩度和长度超标准的,受病虫害的和色紫的都不能用来制作毛尖茶。都匀毛尖茶 经过高温杀青、低温揉捻、搓团提毫、及时焙干等四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都匀毛尖素以“干茶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的“三绿三黄”特色著称。成品毛尖茶芽尖细呈条索状,白毫特多,色泽鲜绿,品质润秀,香气清嫩,滋味醇厚,回味甘甜,在国内外市场有盛誉。其品质优佳,形可与太湖碧螺春并提,质能同信阳毛尖媲美。我国茶叶界著名老前辈庄晚芳教授曾吟诗赞美:"雪芬芳香都匀生,不亚龙井碧螺春,饮罢浮花清鲜味,心旷神怡攻关灵!
安徽省歙县黄山以黄山毛峰、黄山云雾最为出名。同时,黄山茶叶基地、祁门县凫峰乡、歙县大谷运乡和竦坑乡、歙县洽舍区、许村区和岩寺区的黄山毛峰也较为出名。
洞庭湖产区最出名的是洞庭碧螺春茶,洞庭碧螺春茶指产于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
普洱茶种植面积很广泛,云南省大部分地区,以及贵州、广西、广东及四川的部分地区,原属普洱县管辖的云南澜沧江流域的西双版纳傣族自制州、思茅等地是普洱茶的最主要产区 。
四川是我国古老茶区之一,现在四川的成都、乐山、宜宾等地区都广泛种植茶叶。四川名茶很多,蒙顶甘露、蒙顶黄茶、叙府龙芽、竹叶青等广为人知。
贵州绿茶最具代表的是都匀毛尖,它是传统的十大名茶,曾经获得过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优质奖。[4]
2012年3月,在西湖龙井头茶的预售义卖会上500克的西湖龙井头茶创出了18万元的天价,而按当日黄金市价500克黄金才达到168500元。虽然这是义卖的价格,有慈善的因素在其中,但是西湖龙井最上等的茶大概也在每500克4万块钱左右。杭州龙井茶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祝百昌曾说,要把龙井茶做成茶中的茅台。
人们之所以对天价产生抵触情绪,是因为天价茅台、天价茶叶的出现送礼文化是其根本的推动力这不是茅台、茶叶这类商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而是送礼文化不断催熟的。据一位来自安徽的茶叶经销商透露,购买“天价茶叶”的主力军来自各大机关组织,学校,部队,企业等,而其中以送礼为多数选择。[5]
谷雨前采摘的叫“雨前茶”,又称“二春茶”。
立夏之际的叫“三春茶”,此时茶芽发育较大,附叶两瓣,形似雀舌,所以又叫“雀舌”。
“三春茶”采过之后一个月再采叫“回春茶”,这时茶的叶子已成片,并附带茶梗,所以也叫“梗片”,其品质已不如前三种。
由此看来,采摘的时间不同,茶质也就不同,当然在价位上也有很大区别。难怪很多茶商在“明前”、“雨前”上大做文章。这是茶客要醒目的地方。
以前从没喝过的人基本上很难辨别,经常喝的人还能品龙井茶出来它们之间的差别,真龙井看上去光滑扁平、色泽翠绿又有糙米的黄色,品起来略有花香但香气层次丰富,入口之后回甘比较浓。
本文:明前茶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chinatea/118539.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