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茶叶

南茶北引

发布时间:2015-05-07 13:27:46

南茶北引 -简介

上世纪五十年代,有民间农业科技人员提出“南茶北引”的设想,认为山东省青岛市崂山三面临海,气候温和湿润,水质优良,土壤呈酸性适宜种植茶叶。至此南茶北引工程拉开序幕。    
 

南茶北引 -试种茶苗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自古茶树多生长在气候湿润多雨的南方,不宜在干旱少雨的北方种植,此前西方科学家也曾提出”北纬30度以北地区不能种茶“的学说。中国古籍上也找不到北方任何种茶历史的文字记载。 

南茶北引构思的提出,得到青岛市建设局园林管理处的响应,1957年冬,园林管理处开始茶苗移植试验,引种的绝大多数是皖南、浙江的良种。 试验地点是在青岛市太平山南麓苗圃中。由于信心不足,加之茶苗启运时间不当,根部损伤较重,第二年春天培植完全失败,无一成活。 

1958年青岛市再次试咱茶苗,由杭州引种,在中山公园太平山南麓的空旷地带试种,出苗率达70%左右。 

1960年,进行茶苗移植试验工作。 

1964年开始在5-7年生的茶树上,打顶采摘茶叶,加工试制毛茶3斤。 

1964年采到了第一批茶籽,1965年播种出苗完全正常,青岛茶树第二代出世。 

青岛市太平山麓茶苗试种成功。 

南茶北引 -广泛推展

青岛试种茶苗成功后,全国各地纷纷效仿,北起内蒙古,南到山东,开始广泛试种茶苗,其中以山东日照,临沂最为出色。 

1966年山东日照南茶北引试种成功。 

1998年,日照市政府提出“打造江北绿茶第一基地”,广泛种植茶叶,目前,日照绿茶区域内茶园面积已达到12万亩,茶园面积占到全省的茶园面积半数以上,年产茶叶1500吨,占山东省的50%以上,是山东省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产量连续六年列全省第一,素称“北方第一茶”。其中东港区巨峰镇1000亩有机茶已通过欧盟国际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获得了欧盟市场的“通行证”。  

966年山东临沂南茶北引试种成功。 

莒南绿茶区是临沂典型绿茶生产基地,1978年莒南绿茶被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评定具有“叶片厚、耐冲泡、香气高、滋味浓”的优质特征。目前莒南县茶园面积己达3万余亩,年产优质莒南绿茶100万公斤。 

1995年在第二届全国博览会上,莒南绿茶区有5个品种荣获二项金奖,二项铜奖,并代表山东名茶参加了第二十九届世界农业博览会; 1997年在第三届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该产品销往北京、天津、哈尔滨、济南、青岛等各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喜爱,开发前景美好. 

1964年青岛南茶北引试种成功以后,试种基地转到青岛市崂山区,试种初期,由于幼苗成活率低,没能够普遍种植,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青岛市政府制定扶持政策,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指导,鼓励农民打破传统的种植结构,改良茶叶种植方式。 

2004年5月青岛市首届“崂山茶节”成功举办,60多个品种的崂山茶参展,崂山万里江茶、崂山云雾茶等十大名茶风靡海内外,崂山茶文化的研究也在兴起。目前,崂山区茶叶种植面积达12000余亩。 

近年来中国北方各地南茶北引试种成功案例不断报出,由于气候,士壤,栽培技术等原因,没有能够形成普遍种植的局面,最近的一次是内蒙古喀喇沁旗王爷府镇于家湾子村的茶树试种成功。

南茶北引 -北茶品牌

南茶北引试种成功以后,在北方出产的茶叶命名为“北茶”,反之为“南茶”,目前北茶品牌主要有日照绿茶,崂山绿茶,莒南绿茶,再详细划分:日照绿茶品种以雪青茶为主,崂山绿茶主要有六大茶类品种崂山金螺(红茶)、崂山香茗(黄茶)、东海龙珠(绿茶)、崂山龙须(白茶)、崂山紫芽(普洱)、崂山翠龙(乌龙茶)等等。

南茶北引 -日照市的南茶北引工作

    

日照茶园自1966年,日照“南茶北引”开始绿茶试种以来,经过45年风雨历程,绿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增强,成为八大城市名片之一--“北方绿茶之乡”。

至2011年,日照市茶园面积已发展到15万亩、茶叶总产量7000余吨,茶叶生产涉及32个乡镇、779个村、20余万茶农,涌现出巨峰镇、后村镇、南湖镇、夏庄镇、潮河镇等一批茶叶生产特色乡镇;日照绿茶品质优异,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评价其“叶片厚、滋味浓、香气高、耐冲泡”,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已累计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各种奖项150余次,荣获中国驰名商标2个、山东著名商标5个、山东名牌4个,涌现出了一大批市场知名度较高的名牌产品;有效期内茶叶“三品”认证总数达到34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1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11个;已建成的高效生态茶园呈现出良性互动发展势头,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市茶叶年总收入达到5.3亿元,投产茶园亩均收入达到6000余元,促进了当地茶农增收。

作为日照市重要的农业特色支柱产业,多年来,日照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各有关部门一直高度重视绿茶产业发展,本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标准化生产,稳步发展”的原则,将其作为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建设现代农业的一项重点来抓。仅近三年就新发展6.1万亩,是“南茶北引”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全市茶产业发展呈现出逐渐向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的良好局面。

日照市农业局组织制定并发布实施了日照绿茶投产茶园无公害生产、幼龄茶园无公害生产及有机茶园生产3项技术规程,与日照市质监局联合发布了“日照绿茶”产品质量标准,日照绿茶规范生产标准主导北方茶生产加工标准;积极开展茶叶技术指导培训,不断加强市级茶叶科研机构建设,组织开展茶叶科研攻关,并依托农技推广系统、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茶叶合作社、生态高效示范茶园等,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日照碧波茶业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为首批生态高效茶园试验示范点。

日照市还通过“搭台唱戏”、“借水行舟”等方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办法,积极承办全国茶树良种、茶叶生产技术和全省茶叶质量评比、茶叶品牌高层论坛等会议,于2011年10月成功承办了中国茶叶学会年会暨第九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颁奖大会,介绍日照绿茶、宣传日照绿茶,提升了日照绿茶的知名度,日照绿茶外销量已占总产量的70%以上。

南茶北引 -日照茶叶的主产区

    日照市岚山区是“日照绿茶”的发源地,也是山东茶叶的主产区,岚山区茶园总面积12万亩。2011年,岚山新建茶园11338亩,并在后村镇、碑廓镇、黄墩镇、巨峰镇规划了13个千亩生态园区,规划面积23800亩。精心打造了日照浏园、碧波等生态园区,为茶叶高端高质高效发展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随着茶叶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茶叶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岚山区先后获得“国家级无公害茶叶标准化示范区”、“全国(十大)特色特色产茶县”和“中国名茶之乡”等荣誉称号,实现了由地方品牌向全国知名品牌的跨越。有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有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岚山区把茶叶发展的思路转向做大做精做强上来。2011年,岚山区充分发挥产业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了茶叶产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

2011年,为打造以生态建设为基础的产业基地,岚山区实施以生态化建设为重点的茶叶基地改造建设工程,集中统筹技术、资金、项目等方面的力量,扶持茶叶产业发展和设施配套。提出优先保证茶园灌溉、优先保证茶园防护、优先保证茶园深翻的扶持政策,将水利设施建设、雨季造林工程及土地整理项目优先应用到茶园建设,进行茶园“山、水、林、园、路”综合治理,通过园外防护林、园内遮荫树、地堰金银花及林茶间作的综合生态建设措施建设了10处生态茶园示范区,实现了茶园的立体间作模式,实行种植、养殖一体的产业循环发展模式,有效改善了茶园生态环境。

岚山区把茶叶质量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实施茶叶标准化示范区和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工程。把茶树越冬防护作为标准化生产的根本。强化茶树越冬防护工作措施,推行以茶树拱棚防护作为越冬防护的主要模式,发展茶树保护地越冬38000亩,确保茶树越冬防护“冬天一片白,春天园园绿”的效果。

岚山区注重提升茶叶企业的茗茶制作工艺,在2011年召开的中国茶叶学会年会上,岚山区有1支茶样获得特等奖,11支茶样获得一等奖,其中选送的白茶、红茶等产品是日照茶区首次非绿茶类获奖。在山东大众放心茶评比中,碧波等10支茶叶获得了山东大众放心茶称号。积极探索做好茶叶产品开发和加工技术进步。组织企业加大对红茶、乌龙茶等茶类的研发投入力度,先后有10余家茶叶企业研制出了本地的红茶、乌龙茶、白茶,夏茶鲜叶价格实现了质的提高。

南茶北引 -南茶北引工程主要贡献者

任介民,男,山东金乡人,1930年生,农专学历,中共党员。自幼热爱农耕文化与书法、篆刻、诗词艺术。但以农耕科技文化为毕生职业,以文学艺术为业余爱好与精神调节剂。原任沂蒙地区茶科技所所长、山东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离休后任山东多家茶叶科技文化单位技术顾问、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高研员、桂林炎黄书画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国际美联会员、中国科学发展研究院院士、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其各类作品入编于国内国际130余部教科文典籍,并获科技论文国际金奖,诗词与书法作品获国际特别金奖、荣誉金奖、中日书法名匠勋章等奖项,并获爱国艺术家、翰墨丹青艺术家、国际知名书法艺术家、世界华人杰出书法艺术家称号。

任介民

南茶北引 -国际合作

1982年原四川省省委书记谭启龙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推荐山东绿茶,中国农业部派遣时任临沂茶科技所所长任介民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传授北茶培植方法,1987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茶苗试种成功。

  • 施密特下课
  • 张艺兴为小猪庆生
  • 母子被推入铁轨
  • 陕西一水坝溃坝
  • 德国绝杀荷兰
  • 本文:南茶北引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chinatea/118580.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南瓜形壶
    下一篇:女娲银峰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

    Copyright © 2013 CnJi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客服QQ: 3435465768342  沪ICP备19054002号-1 茶叶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