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茶叶

松萝茶

发布时间:2015-05-07 13:29:00

松萝茶 -茶叶介绍

松萝茶山势险峻,石壁悬空,峰峦耸秀,松萝交映,蜿蜒数里,风景秀丽。“松萝雪霁”昔日曾列为休宁海阳八景之一。唐时松萝山有松萝庵。茶园多分布在该山600-700米之间。此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常年云雾弥漫,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所长茶树称“松萝种”,树势较大,叶片肥厚,芽叶壮实,浓绿柔嫩,茸毛显露,是加工松萝茶的上好原料。

松萝茶古今闻名。明代袁宏道有“近日徽有送松萝茶者,味在龙井之上,天池之下”的记述。明代谢肇浙云:“今茶之上者,松萝也,虎丘也,罗岕也,龙井也,阳羡也,天池也。”清代冒襄 《岕茶汇抄》 云:“计可与罗岕敌者,唯松萝耳。”清代江澄云 《素壶便录》 中亦云:“茶以松萝为胜,亦缘松萝山秀异之故。山在休宁之北,高百六十仞,峰峦攒簇,山半石壁且百仞,茶柯皆生土石交错之间,故清而不瘠,清则气香,不瘠则味腴。而制法复精,故胜若地处产也。”又云:“徽茶首推休宁之松萝,谓出诸茶之上,夫松萝妙矣。”清代吴嘉纪在《松萝茶歌》 中有“松萝山中嫩叶荫,卷绿焙鲜处处同”之句,赞誉松萝茶品质。

松萝茶 -采制技术

茶叶采制松萝茶的采制技术,早在三四百年前就达到精湛的程度,并扩展到浙、赣、闽、鄂等省。明代闻龙《茶笺》 记载:“茶初摘时,须拣去枝梗老叶,惟取嫩叶,又须去尖与柄,恐其易焦,此松萝法也。炒时须一人从旁扇之,以祛热气,否则色香味俱减。予所亲试,扇者色翠。令热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铛,文火炒干入焙。盖揉则其津上浮,点时香味易出。”从理论上与实践上,与现今的炒青绿茶制法无异。现今屯绿炒制技术,就是在此规范的基础上,而发展完善的。松萝茶于谷雨前后开园采摘,要求采一芽二、三叶,鲜叶采回后要经过验收,不能夹带鱼叶、老片、梗等,并做到现采现制。松萝茶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卷匀壮,色泽绿润;香气高爽,滋味浓厚,带有橄榄香味;汤色绿明,叶底绿嫩。

松萝茶 -药用价值

药用价值松萝茶还有一个特点是其药用价值甚高。在《秋灯丛话》 一书中,记载着这样一段故事:“北人贾某,贸易江南,善食猪首,兼数人之量。有精于歧黄者见之,问其仆曰:‘每餐如是,有十余年矣。’医者曰:‘疾将作,凡医不能治也。’候其归,尾之北上,将为奇货,久之无恙。复细询前仆,曰:‘主人食后,必满饮松萝数瓯。’医者爽然曰:‘此毒惟松萝可解。’然后而返。”松萝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古医书中多有记载。《本经蓬源》 云:“徽州松萝,专于化食。”

吴兴钱宋和《惠小纶》 云:“病后大便不通,用松萝茶三钱,米白糖半盅,先煎滚,入水碗半,用茶叶煎至一碗服之,即通,神效。”《梁氏集验》 云:“治顽疮不收口,或触秽不收口,上好松萝茶一撮,先水漱口,将茶叶嚼烂,敷疮上一夜,次日揭下,再用好人参细末拦油胭脂涂在疮上,二三日即愈。”1930年赵公尚编著的《中药大辞典》 记载:“松萝茶产地徽州,功用:消积、滞油腻,消火,下气,降痰。”近年来,一些高血压、肾炎等患者试服松萝茶治疗,症状有所减轻。松萝茶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古医中多有记载。对高血压、肾炎等有缓解症状作用。

松萝茶 -制作工艺

茶叶制作松萝茶制作工艺如下:
1.鲜叶采摘
茶树品种为当地的松萝种,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采摘时严格做到“四采四不采”,即采完整叶不采对夹叶,采肥壮叶不采瘦弱叶,采正常叶不采病虫叶,采晴天叶不采雨水叶。
2.鲜叶摊放
采回的鲜叶均匀摊放在竹匾或竹垫上,并将不符合标准的茶叶剔除。摊放厚度为3~4cm,时间6~12小时,中途每隔2小时轻翻一次,待青气散失,叶质变软,鲜叶含水量达60%左右时便可炒制,要求当天的鲜叶当天制作完。
3.杀青
在事先磨洗光滑的深底平锅内进行,锅温为140~160℃,投叶量为0.5公斤,要求翻得快,扬得高,撒得开,捞得净,必须杀透、杀匀,手握叶柔软而不粘手,闻之有清香为适度。杀青叶应及时散热,排除水汽。
4.揉捻
松萝茶以竹制揉床为揉具,采用手工揉捻。双手握茶团,交叉用力向前推揉,速度宜慢,压力掌握轻-重-轻,边揉边抖,及时散热,并保持茶叶完整,时间3-5分钟。
5.理条
在揉具上对揉捻好的茶叶进行适当的理条,使茶叶整齐匀直,然后放在烘笼上烘焙。
6.烘干
分毛火和足火两步进行,温度掌握先高后低,初烘为90℃左右,烘至7~8成干后摊凉1小时左右,再用足火烘干,烘温60℃左右,一直烘至足干。
7.整理包装
烘干的产品要剔除夹杂物,簸去老片,筛去茶末,分级装入铁桶,密封贮藏待销。

松萝茶 -冲泡方法

松萝茶冲泡方法要泡出好喝的茶,除了要有好茶、好水、好的茶具,还要有好的泡茶技术。

下面介绍泡松萝茶的三要素:
1、茶叶用量
要泡出好喝的松萝茶,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用量多少,并无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消费者饮用习惯而定。泡茶用量之多寡,关键掌握,茶与水的比率,茶多水少,味浓;茶少水多,味淡。
2、水温
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软水煮沸泡茶,茶汤香味更佳!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水老”。
此时,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茶叶之鲜活味,即丧失。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依泡何种茶而定。松萝茶,一般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应用80℃-90℃为宜(水要沸点后,再冷却至所要的温度)。茶叶愈嫩绿,冲泡水温愈低,这样茶汤才鲜活明亮,滋味爽口,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在高温下,茶汤颜色较深,维生素C大量破坏,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碱容易浸出)也就是说把茶叶“烫熟”了。
3、时间
茶叶冲泡时间和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水温、茶叶用量、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根据测试,冲泡第一次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第三次能浸出10%;第四次则所剩无几。
所以,就如我们常讲的;“品茶!三个口,谓之品,一泡茶,冲三次即可。”水温之高低和茶用量的多寡,也连带影响冲泡时间之长短。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要短;反之则冲泡时间要长。但是,最重要的是,以适合饮用者之口味为主。

松萝茶 -茶的传说

松萝茶安徽省休宁县有座松罗山,山上产茶颇为有名,叫松罗茶。松罗茶不仅香高味浓,而且真能够治病,至今京津济南一带的老中医开方用松罗茶的仍然很多。松罗茶主治高血压、顽疮,还可化食通便。至于松罗茶的来历,传说是明太祖洪武年间,松罗山的让福寺门口摆有两口大水缸,引起了一位香客的注意,水缸因年代久远,里面长满绿萍,香客来到庙堂对老方丈说,那两口水缸是个宝,要出三百两黄金购买,商定三日后来取。香客一走,老和尚怕水缸被偷,立即派人把水缸的绿萍水倒出,洗净搬到庙内。三日后香客来了见水缸被洗净,便说宝气已净,没有用了。老和尚极为懊悔,但为时已晚。香客走出庙门又转了回来,说宝气还在庙前,那倒绿水的地方便是,若种上茶树,定能长出神奇的茶叶来,这种茶三盏能解千杯醉。老和尚照此指点种上茶树,不久,果然发出的茶芽清香扑鼻,便起名"松罗茶"。二百年后,到了明神宗时,休宁一带流行伤寒痢疾,人们纷纷来让福寺烧香拜佛,祈求菩萨保佑。方丈便给来者每人一包松罗茶,并面授"普济方":病轻者沸水冲泡频饮,两三日即愈;病重者,用此茶与生姜、食盐、粳米炒至焦黄煮服,或研碎吞服,两三日也愈。果然,服后疗效显著,制止了瘟疫流行。从此松罗茶成了灵丹妙药,名声大噪,蜚声天下。

松萝茶 -茶史追溯

松萝茶松萝山在唐朝就有产茶的记载,而松萝茶的盛名远播是在明代。明代冯时可的《茶录》记载:“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莱最为时尚。…是茶,比天池茶稍粗,而气甚香,味更清,然于虎丘,能称仲,不能伯也”。明代,饮松萝茶已成为一种时尚,因其香味比虎丘茶好,故而爱者甚众。

茶诗为证

题画
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松萝茶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卷匀壮,色泽绿润,香气高爽,滋味浓厚,带有橄榄香味,汤色绿明,叶底绿嫩。饮后令人神驰心怡,古人有“松萝香气盖龙井”之赞辞。喝过松萝茶的人都知道,初喝头几口稍有苦涩的感觉,但是,仔细品尝,甘甜醇和,这是茶叶中罕见的橄榄风味。松萝茶区别于其他名茶的显著特点是“三重”:色重、香重、味重。

松萝茶 -相关词条

毛尖宁红茶天山雪莲儿茶素叶酸红碎茶武夷岩茶毛峰咖啡因雾毫

松萝茶 -参考资料

1.http://www.hudong.com/wiki/www.zsgy.com/News/NewsContent.asxp
2.www.longruntea.com/html/CYJK/
3.www.food.chinasq.com/food
4.news.t0001.com/2007/0702/article

  • 施密特下课
  • 张艺兴为小猪庆生
  • 母子被推入铁轨
  • 陕西一水坝溃坝
  • 德国绝杀荷兰
  • 本文:松萝茶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chinatea/118699.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松茗茶
    下一篇:柿饼肉桂茶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

    Copyright © 2013 CnJi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客服QQ: 3435465768342  沪ICP备19054002号-1 茶叶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