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州方茶
发布时间:2015-05-07 13:30:18
婺州方茶 -浙江名优茶
浙江省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就有顾渚紫笋、径山茶、鸠坑茶、婺州方茶、举岩茶、东白茶、剡溪茶、灵隐茶、天目茶、明州茶等生产。至今全省传统名茶和新创名优茶已达70多种,有
绿茶、
红茶、黄茶、花茶、白茶等多种茶类。
婺州方茶 -概述
“茶为国饮,婺为茶府”。浙江老字号“婺州方茶”是金华市畅隆茶业公司为了弘扬传统茶文化,将传统
茶叶制造工艺与现代生产技术相结合,开发出满足现代人生活需求的茶制品所打造的公共品牌。同时婺州方茶也是浙江省从唐代以来就流传下来的浙江名优茶。
“浙江老字号”认定工作是省商务厅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的重要举措。老字号品牌是数百年商业竞争中留下的佼佼者,具有世代传承的独特技艺、优秀理念和深厚文化的积淀,老字号品牌也是人们公认的质量与信誉的同义词。
婺州方茶 -历史记载
唐代杨晔《
婺州方茶》载:“歙州、婺州、祁门、婺源方茶,制置精好,不杂木叶。”
婺州方茶。始于南北朝,产于婺州。
据《膳夫经手录》记载,婺州方茶,制置精好,不杂木叶,赋税所入,商贾所赍,数千里不绝于道路,其先春含膏亦在顾渚茶品之亚列。
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中记载:“余尝清秋泊钓台下,取囊中武夷、金华二茶试之,固一水也,武夷则芡而燥冽,金华则碧而清香,乃知择水当择茶也。”说明同用富春江七里泷的水泡茶,婺州地方茶质超过久已闻名的武夷茶。
婺州方茶 -产品特征
(采摘时期)每年三月下旬至四月初
(采摘标准)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
(加工工艺)摊青→杀青→摊凉回潮→揉捻→初烘→回潮精炒→烘干
(干茶含量)平均一千克干茶需采摘4至6万个左右的芽头,弥足珍贵。
(品质特征)外形卷曲细紧,茸毫依稀可见,色泽银白交辉;香气清香持久,具有花粉芬芳香味,滋味鲜醇甘美;汤色嫩绿清亮,叶底嫩绿匀整。堪称茶中佳茗。
(产品成分)儿茶素、多酚类、茶单宁、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咖啡碱、果胶、碳水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等七百多种。
(产品功能)有护齿明目、提神醒脑、延缓衰老、降脂降压降血糖、抗癌抗辐射等作用。
(贮存方法)适宜在阴凉、避光、干燥密封处贮藏。
婺州方茶 -冲泡方法
第一次:称为“头遍茶”
第一次称为“头遍茶”,品“头遍茶”应该要引导客人目品“杯中茶舞”,并且要着重的引导客人细啜慢品,以尝试到绿茶的鲜嫩茶香与鲜爽茶味。
第二次:称为“二遍茶”
当“头遍茶”喝到剩余1/3杯时,一定要及时的续水到七分满,如果太迟续水,会使“二遍茶”的茶汤变得无味。品尝“二遍茶”时,你可以感觉到滋味最浓醇,而且还能体会到舌底涌泉、齿颊留香、满口回甘、身心舒畅的妙趣。
第三次:称为“三遍茶”
当喝到剩下小半杯时,也要及时的再次续水,一般绿茶冲泡到第三次后,基本上就变得淡薄味浅了,因此,这时可佐以茶点,以增茶兴。
婺州方茶 -婺州方茶审评评语
外形
外形:卷曲细紧
色泽:翠绿油润,略显毫
匀整度:匀齐,碎片少
净度:匀净
内质
香气:四种香型,清香、板栗香、黄豆香,兰花香,浓郁持久
汤色:嫩黄、绿亮
滋味:鲜爽醇厚,回甘生津
叶底:嫩绿明亮匀整
婺州方茶 -婺州方茶手工采摘标准
婺州方茶原料细嫩,采摘要求适时及时。
鲜叶要求:
一般要求所采鲜叶为单芽和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鱼叶不能采下。雨水叶、病叶、虫害叶、冻伤叶、红叶、紫叶、对夹叶、空心芽不能采。同一批次的鲜叶,要求大小匀齐,芽叶完整,不夹杂茶花茶果及非茶类植物。
技术要求:
看新稍生长状况。一般在每亩茶园有2-3千克鲜叶可采时就进行撩头采,当新稍中有10%-15%符合采摘标准为开采时期。
看天气变化。春茶期间气温高,雨水足,茶芽萌发多,生长快,需及时组织分批多次的采摘。反之采摘批次减少。
配合可追溯机制,分地块采摘。合理安排各地块鲜叶采摘时间,确保同一批次茶叶原料追溯的可靠性。
采摘手法:
提手分朵采摘,切忌一把捋和用指甲掐。即采摘时将拇指和食指分开,芽梢顶端中心插下,稍加扭折向上一提,将芽梢采下。这样就形成每摘下一芽叶,有一半叶握在手中,另一半露在手掌外,可避免握在手中受热与压伤。
采摘要求:
符合要求的鲜叶要采干净,一行茶叶采干净后才能换下一行采。茶树新稍轮次性显著,不采干净影响下一轮次芽梢生长的均匀性和季节性。不符合标准的茶叶不能采下,否则影响茶叶的匀齐度和茶叶等级。
鲜叶保护:不能戴手套采茶叶或用有损鲜叶的方法采摘茶叶,每茶篓鲜叶不超过3千克,避免曝晒和压伤扭伤,不得用塑料袋等不透气材质装鲜叶。
婺州方茶采摘标准
婺州方茶茶原料为一芽一展叶至一芽二叶初展,采摘时间在春末夏初和秋季。原料以不带老梗和非茶类夹杂无为准。
婺州方茶 -茶艺鉴赏
泡茶、饮茶自唐以来就被文人雅士视为一种专门的技艺与学问,所谓茶道或茶艺遂因此而生。但毕竟茶已深入我们的生活,希望喝茶能生活化,普遍化。以简易的方法推广家家泡茶,人人饮茶 。其实不论工作、闲暇、好友相聚、独坐静思,能不拘形势的饮用一壶好茶,就是人生一大享受。
婺州方茶 -典故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婺州大地上闹瘟疫,很多人都被感染了。在琴坛村有个叫方婺女的姑娘,看着这一切,心急如焚,便和哥哥方金星,穿山越岭,四处求医。一位白胡子高人手指南方说,翻过九座山、淌过九条河,便能够找到治疗怪病的玉树。二人经过九九八十一天,千辛万苦,最终累倒在山涧,泉水中飘来一片树叶,方婺女将其含在嘴里,马上神清目爽,浑身是劲,顺着泉水向上寻找,终于找到救命树叶的大树,摘下一颗金灿灿的种子。看管茶树的神农氏老人告诉方婺女,种子必须在5日之内种进泥土,否则会前功尽弃。想到5天之内赶不回去,也就不能救乡亲们,婺女姑娘难过得哭了,神农氏老人见此情景,拿出神鞭在地上画了一个圈,二人走进圈内,变成了两只尖尖嘴巴、大大眼睛、浑身长满嫩黄色羽毛的画眉鸟。小画眉很快飞回了家乡,将树籽种下,见到嫩绿的树苗从泥土中探出头来,画眉高兴地笑了起来。这时,兄妹俩的心血和力气已经耗尽,在茶树旁化成了两个浑然天成、酷似人像的巨石冲天而立,高百余米。不久茶树长大,山上也飞出了一群群的小画眉,她们用尖尖的嘴巴啄下一片片茶叶,放进得了瘟病人的嘴里,病人便马上好了。当地的才子听闻了这个事迹,在饮茶时觉得茶极具芳香,挥笔写下“婺州方茶”四个大字,在场人无不拍手称赞。从此以后,婺州方茶享有盛名,种植茶树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有了茶园和茶山。
婺州方茶 -诗词佳作
咏婺州方茶 (茶艺师-暑秋晴日)
婺女金星竟辉地,灵芽已阅百千年。
明前采得三春露,雨后煎成两碗鲜。
赏菊曾随松下客,携琴也伴洞中仙。
芳茶一盏天涯共,余味长留口齿间。
施密特下课张艺兴为小猪庆生母子被推入铁轨陕西一水坝溃坝德国绝杀荷兰
本文:婺州方茶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chinatea/118787.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威灵芷茶
下一篇:婺源绿茶购买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