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钩沉

名编剧:解放战争没人写大家不想写兄弟相残的事

发布时间:2013-09-17 12:50:35

核心提示:因为战争题材没有别的可写,朝鲜战争不能写,越南战争不能写,中印战争不能写。解放战争大家不愿意写,就算有人写,但是也没人愿意写这种兄弟相残的事。剩下惟一可写的就是抗日题材。真是逼到这条路上来了。

《箭在弦上》编剧九年 资料图

本文摘自凤凰网  作者:九年/史川楠  原题为:抗日剧《箭在弦上》编剧九年:抗日电视剧这么多,都是被逼的

2013年9月,凤凰网对话编剧九年先生,共同探讨“中国人的日本观”。

九年是热播抗日电视剧《箭在弦上》的编剧。他认为,这两年,总有人说抗日剧如何火,这是一个理解误区。九年说,在各个国家,战争题材的电视剧都是很受观众欢迎的。当下中国战争题材的电视剧是给逼到抗日剧上的,因为别的题材很多都不能写。

以下为对话节录,文中标题为编者所加。

(对话主持:史川楠)

观众会影响抗日剧的创作

凤凰网:你个人对日本的印象如何?

九年:对日本的了解,主要来自于电影和电视剧,和其他文艺作品。比如像《小兵张嘎》、地雷战、地道战等。这两年因为自己要创作抗日剧,就会查阅关于这段历史的史料。

以前通过影视剧了解到的日本人印象,都是比较猥琐的,比较愚蠢的,比较凶残的。目前观众对日本人的印象,很多都来自于创作者想要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就是观众看到什么是创作者所决定的。这个可能会使得中国人会对日本人的理解有误区。

凤凰网:创作者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九年:我在这个作品里可能要表现仇恨,另外一部作品里可能想表现爱国主义。创作每一部作品,作者都会根据主题,来设定戏里日本人的性格。创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这个主导,但又不完全是。因为不是创作者想怎么创作都可以,这背后还有一个大环境的问题。

环境目前能让我们把日本人写成什么样?是不是允许你写出一个完全真实史料上记载的日本人?还有,会不会突破中国人对日本理解的底限?

前两年有一个很不错的电影,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里面写了一个有些懂得反思又有点良知的日本兵。结果那个戏出来,很多媒体对电影作者痛骂一通,还贴上什么汉奸电影的标签。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电影,人物写得很好。只是这样的日本鬼子在我们以前的影视剧作品里面没有出现过,但在这部作品里出现了,大家忽然一下有点接受不了。

所以,创作者告诉观众日本人是什么样。反过来,观众对日本人的印象也影响创作者的创作。

凤凰网:有一种话语权的控制?

九年:对。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编者注:1942年5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这次座谈会制定的文艺方针产生了重大深远影响。)的时候就谈到,文艺要服从于政治嘛。你不能过格,这个跟我们国家比较特殊的艺术形态和价值观有关。各个国家都会有特殊,或多或少都会有,我们有跟别的国家不一样的地方。

抗日剧多是被逼出来的

凤凰网:你为什么会开始写抗日剧?

九年:其实我写过各种东西,原来写魔幻题材比较多。这两年老说抗日剧如何火,这是一个理解误区。严格说来,在世界上各个国家,战争题材都是很受欢迎的,不只是中国。但是我们的战争题材现在是给逼到抗日剧上了。因为战争题材没有别的可写,朝鲜战争不能写,越南战争不能写,中印战争不能写。解放战争大家不愿意写,就算有人写,但是也没人愿意写这种兄弟相残的事。剩下惟一可写的就是抗日题材。真是逼到这条路上来了。

凤凰网:很可能大家很喜欢看战争题材的文艺作品。

九年:对,你看美国战争题材的文艺作品,跟哪打的都有。有越战,朝鲜战争,二战,伊拉克战争,都有。战争在全世界都是热门题材。

凤凰网:美国好莱坞很多战争片的价值观是反战,反暴力的。

九年:这个价值观我们不主张提。每一个创作者尽可能要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框架里面把它做得好一些。至于反战,也不一定非得这样。有的可能去思考反人性,有的可能想通过这个戏讲一下这个民族需要更多自强和自立,需要一些凝聚力。

备注:本文为采访节录,欲观看全文请点击: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ribenguan/jiunian.shtml

  • 施密特下课
  • 张艺兴为小猪庆生
  • 母子被推入铁轨
  • 陕西一水坝溃坝
  • 德国绝杀荷兰
  • 本文:名编剧:解放战争没人写大家不想写兄弟相残的事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lishi/17163.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文革中偶遇“国民党特务”不敢送交公安机关
    下一篇:哈军工为何建在哈尔滨:方便接受苏联援助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

    Copyright © 2013 CnJi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客服QQ: 3435465768342  沪ICP备19054002号-1 茶叶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