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钩沉

为文革恶行道歉:需要个人记忆也需要国家记忆

发布时间:2013-09-23 20:29:25

核心提示国家在往前走,社会还要进步,我们需要个人记忆,也需要国家记忆。特别是面对不可回避的重大历史,国家记忆更显得尤为可贵,其影响更为深远。

本文摘自《长江日报》2013年6月19日第7版  作者:李杏  原题为:需要个人记忆也需要国家记忆

“文革”时还是初中生的红卫兵刘伯勤,在时隔40多年后,通过媒体发布道歉广告,对自己当年批斗师长、到同学家中抄家的恶行表示忏悔,向受害的师长同学等人道歉。他表示,虽有“文革”大环境裹挟之因,个人作恶之责,亦不可泯。(6月18日《南方都市报》)

刘伯勤向记者回忆了自己当年参与迫害他人的种种细节,透露出的悔恨之意,让人感慨。这不是踩到别人的脚说声对不起,作出这样的道歉需要勇气,我们不知道刘伯勤的道歉得到被伤害的人或其家人的何种回应和对待,但我们看到,很多人对他表达了尊敬。

刘伯勤的往事回溯和情感追忆,展现的是他对历史事件的个人印记。而他所追忆的,其实不仅是个人的噩梦,它是国家的历史,是时代的记忆。这样的历史,这样的记忆,与爱好无关,无论我们以什么态度去看待它,它都是不应缺失的。

个体也是记忆历史、确认真实的主体。更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每个人对知识、生活、成长、情感等事物的记忆,但现在,我们也能够越来越多地看到,对于时代、国家的历史,个人记忆也正在多起来。这得益于社会风气日开,人们的精神有了更多可以呼吸的空间。政治老人的回忆文字,某段历史中关键人物的口述实录,底层个体的讲述,都不鲜见。还有那些对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30年等重大历史节点的回忆思潮,这些新鲜而活跃的话语活动,帮助我们从历史中获得养分。

值得审视的是,有一些特殊时期的历史面貌,和某些事件的真相经纬,现在却只能依稀从零散破碎的个体记忆中窥其一斑。即使是那些并不算遥远的时代,且不论未曾亲历过的晚生后辈,就是当事人,也只能靠个体的记忆去触及那段历史。假如没有清晰的记忆,情感也会模糊起来。

国家在往前走,社会还要进步,我们需要个人记忆,也需要国家记忆。特别是面对不可回避的重大历史,国家记忆更显得尤为可贵,其影响更为深远。

中国以更加自信、宽容的姿态面向未来,而书写与记忆历史成为我们面向未来的基础。国家既需要记忆光明、璀璨和辉煌,也应当记忆黯淡、曲折和苦难。真实的记忆让我们坚守追求真善美的价值取向,回归人性的本真,完整的记忆让我们反思,赋予我们自我更新的动力,寻求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 施密特下课
  • 张艺兴为小猪庆生
  • 母子被推入铁轨
  • 陕西一水坝溃坝
  • 德国绝杀荷兰
  • 本文:为文革恶行道歉:需要个人记忆也需要国家记忆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lishi/18535.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圣旨也有假:宋代宦官伪造圣旨以致真假难辨
    下一篇:百岁老人写20万字自传体小说曾经历南京大屠杀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

    Copyright © 2013 CnJi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客服QQ: 3435465768342  沪ICP备19054002号-1 茶叶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