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钩沉

揭秘:1952年郭沫若劝胡风去西藏“避祸”?

发布时间:2013-10-17 22:36:39

核心提示:该论文发表一年后,《胡风家书》面世,胡风当年拜访郭沫若的历史场景也因之浮出水面。胡风在1952年7月30日的家书中写得很清楚:“昨天下午去看郭副总理,谈得很亲热。他是,除了出出场,是没有什么事的。他劝我,沉下去,到朝鲜或工厂,写出作品来,云。但这哪能做得到?”

本文摘自:《黑龙江晨报》2011年7月25日第20版,作者:吴永平,原题:《郭沫若曾劝胡风去朝鲜》

几年前,笔者有幸读到一篇妙文,由于该文题目过于古怪——《“我看你还是要求到西藏去吧”——郭沫若与批判胡风运动》——所以印象特深。该文作者在文中摘引了梅志《胡风传》中的一段文字:“(胡风1952年7月奉命进京期间,)他拜访了一些相识较长相知较深的朋友,对他这次应召来京,都有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好言相告,也有漠然视之的。只有访问郭沫若副总理是个例外。郭还像过去在赖家桥时一样亲切,胡风谦虚地说,这次是来接受批评的,希望他提出宝贵意见。郭主任(过去的称呼)很恳切地对他说,这是理论问题,一时搞不清楚,我看你还是要求到西藏去吧。当时,胡风只是当笑话听的,但照后来的发展情况看,郭的话真是说到点子上了。”接着,该文作者便推断道:“如果当时胡风照郭沫若的指点去做,或许能躲过劫难。”

还依稀记得当初读过这篇论文的印象,总觉得梅志的回忆及该文作者的推断都不太靠谱:西藏和平解放之初最紧迫的工作是民主改革,短期内绝无开展新文学运动的条件,郭沫若让胡风拿什么理由向中央提出“要求到西藏去”?再说,西藏已经和平解放,政令一统,舆论一律,该文作者有什么根据推断那儿便是胡风避灾免祸的乐土?

该论文发表一年后,《胡风家书》面世,胡风当年拜访郭沫若的历史场景也因之浮出水面。胡风在1952年7月30日的家书中写得很清楚:“昨天下午去看郭副总理,谈得很亲热。他是,除了出出场,是没有什么事的。他劝我,沉下去,到朝鲜或工厂,写出作品来,云。但这哪能做得到?”

至此,“我看你还是要求到西藏去吧”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说穿了,这只是一件以讹传讹的小事。梅志撰写《胡风传》时已逾七旬高龄,记忆力难免衰退,把“朝鲜”误记为“西藏”,情有可原;妙文的作者误信他人的误记,凭孤证立论,则理当自责。

学术界“以讹传讹”的事情还有木有?

  • 施密特下课
  • 张艺兴为小猪庆生
  • 母子被推入铁轨
  • 陕西一水坝溃坝
  • 德国绝杀荷兰
  • 本文:揭秘:1952年郭沫若劝胡风去西藏“避祸”?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lishi/42515.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郑板桥:五十二岁得子平等意识是教育关键
    下一篇:民国大师怎么教学生?王国维直陈“这个我不懂”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

    Copyright © 2013 CnJi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客服QQ: 3435465768342  沪ICP备19054002号-1 茶叶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