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俄国驻华外交官马克·戈万在书中就有如下记载,观看中国军人列队行走极为有趣……由于没有统一姿势与标准,所以扛枪如同扛着把铁锹,除了随身的武器之外,他们还每人携带着一把扇子。
凤凰卫视1月17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毫不夸张地说在袁世凯训练新建陆军之前,大清帝国的陆军几乎是一盘散沙,俄国驻华外交官马克·戈万在书中就有如下记载,观看中国军人列队行走极为有趣,他们都是一脸严肃认真的表情,每个人都肩扛着一支长枪,由于没有统一姿势与标准,所以扛枪如同扛着把铁锹,除了随身的武器之外,他们还每人携带着一把扇子,这种让人看起来不伦不类的情形在袁世凯训练的新建陆军之中是绝对看不到的。
袁世凯亲订了《斩律十八条》,对于那些临阵回顾、退缩及交头接耳的,遇差逃亡、临阵诈病的,还有持械斗殴及聚众哄闹的以及黑夜惊叫疾走乱伍的士兵,《斩律十八条》毫不姑息,只有一个字“斩”,除了严格军律,袁世凯也重视对军官、士兵的教育,他分别派段祺瑞、王士珍等人开办了德文、炮队、步队、马队和工程队随营武备学堂,从所部官兵中挑选有一定文化者入堂学习,试图借此造就将才。
1901年袁世凯着手该募兵制为征兵制,他要求从民间选拔家庭清白,年纪在十八、九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身长四尺八寸的男子当兵,被招募的男丁必须没有恶习,没有疾病,不久袁世凯又上奏朝廷,要求创办常备军。
所谓常备军如同今天的现役部队,每个兵员发给军饷,在营三年后退为续备兵,每月仍支给饷银,再过3年,续备兵退为后备兵,月饷减半,再3年退伍为老百姓,如遇战争爆发,可随时征调续备、后备兵入伍,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和现役相关联的后备役部队。
1905年10月北洋新军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河间秋操”,出现在各国观察员眼前的是一支全部德式军服,德式装备,严整有力的精锐部队,让各国观察员更为惊骇的是出于作战的需要,在袁世凯的命令下,新军官兵齐刷刷地剪掉了辫子,一律改留短发。
随着新建陆军的精彩亮相,袁世凯也声誉日隆,英国《大陆报》记者丁格尔说,袁被认为是那个年代里最伟大的军事改革者,他把清朝军队中存在的缺陷降到了最低限度,此时新建陆军也超过了此前任何一支清军部队的实力,而小站这个天津东南小小的海河镇子,据说也因为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在1895年之后欧美出版的中国版图上被特别标明的出来。
本文:外国人眼中的晚清军队:扛枪如扛锹人人带扇子晚清军队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lishi/50818.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梁晓声:城里人曾认为知青该永远驱逐不得返城红卫兵知青
下一篇:文革王进喜遭批斗:头戴铁高帽被骂工贼假标兵王进喜大庆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