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钩沉

毛泽东打倒刘少奇不轻松:曾专门调两个师赴京毛泽东修正主义

发布时间:2014-01-22 14:56:52

核心提示:1967年2月3日,他同阿尔巴尼亚外宾的谈话也印证了上述调兵遣将的事。他说,去年5月,谢胡来时究竟马列主义胜利,还是修正主义胜利,还看不出来,还不能作结论。有两种可能,修正主义打倒我们,有可能我们战胜修正主义。我为什么把失败放在第一可能呢?这样看问题,可以不轻视敌人。又说:当公开发表北京市委改组时(编者按:1966年6月),我们增加了二个卫戍师。所以你们才能到处走,我们也才能到处走。

本文摘自《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许全兴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革命”。一般意义上所讲的“文化革命”主要是指普及教育,扫除文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知识。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虽然从意识形态领域开刀,虽然名之曰“文化大革命”,而实质则是一场政治斗争。毛泽东认为,这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一个阶段推翻一个阶级的革命”,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广大革命人民群众和国民党反动派长期斗争的继续,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继续。”但历史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①

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

“文化大革命”虽说是一场“内乱”,但它是有领导的在明确理论指导下的一种特殊的“内乱”。“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指导这场“大革命”的理论是毛泽东的“无产阶段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因此,客观地了解、评价“文化大革命”的最好办法是从了解、评价“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入手。

在迄今公布的毛泽东的著作、语录中,我们没有发现毛泽东本人明确使用过“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或“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这一类术语。首先明确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这一专门术语的是1967年11月6日发表的《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编辑部写的文章《沿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的道路前进》。这篇纪念十月革命五十周年的文章认为:“毛泽东同志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伟大的贡献,在于他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系统地总结了十月革命以来国际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不但总结了正面的经验,而且总结反面的经验,特别是总结了苏联资本主义全面复辟的严重教训,完整地、彻底地解决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进行革命、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这一个当代最重大的课题。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划时代的伟大发展。”文章把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的要点归结为六条:

(一)必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来观察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

(二)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为了防止“和平演变”;必须把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

(三)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阶级斗争,在本质上,依然是政权问题,就是资产阶级要推翻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则要大力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必须在上层建筑其中包括各个文化领域中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的专政。

(四)社会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必然会反映到党内来。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就是资产阶级在党内的代表人物。他们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主要对象。

(五)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最重要的是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运用无产阶级大民主的方法,自下而上地放手发动群众。

(六)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思想领域中的根本纲领是“斗私、批修”。

  • 施密特下课
  • 张艺兴为小猪庆生
  • 母子被推入铁轨
  • 陕西一水坝溃坝
  • 德国绝杀荷兰
  • 本文:毛泽东打倒刘少奇不轻松:曾专门调两个师赴京毛泽东修正主义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lishi/50860.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开国少将查到什么回忆录披露陈永贵曾欲杀他灭口?陈永贵振华
    下一篇:2002年校友谈温家宝:和周总理一样是人民爱戴的总理老师同学温家宝总理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

    Copyright © 2013 CnJi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客服QQ: 3435465768342  沪ICP备19054002号-1 茶叶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