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贵茶叶

蒙山甘露

发布时间:2013-10-10 10:43:06

蒙山甘露 -简介

蒙山甘露世界茶文化发源地-蒙顶山,因《尚书.禹贡》载“蔡蒙旅平,和夷底绩”而名列经史,更因大禹治水成功,登蒙顶山,被称为华夏祖先祭天第一山。蒙顶山以“烟雨蒙沐”而得名,雾多云多雨多,春香、夏凉秋览、冬雪。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出声名远播的蒙山名茶。

蒙山茶始植于西汉甘露无年(公元前53年)入贡皇室,经宋元明清为历代皇帝祭天祀祖之用。蒙山茶因其精湛的制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等名章佳句脍炙人口,广为流传。蒙山甘露,产于四川省名山县蒙山山区——四川省国营名山县茶。

蒙山甘露 -采制工艺

蒙山甘露甘露茶的采制工艺:于每年清明前后,采摘鲜嫩匀齐的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叶精制而成。其工艺为:

1.三炒:指杀青、炒二青和炒三青。

2.三揉:头揉在杀青后进行,以初卷成条为适度,要细心轻揉保护全芽整叶,二揉在炒二青后趁热揉捻,要掌握先轻、中重、后轻的原则,以防芽断叶碎,三揉在全叶紧卷成细条,显毫为适度。

3.做型,采取紧团翻滚传统炒法,边炒边搓条,使茶身紧结,炒成八成干时为宜,满显白毫,茶叶含水量降至12~14%为适度。

4.初烘:含水量达7~8%,适度摊凉后,及时进行复烘,烘至茶含水量达5%时随即下烘笼,趁热装箱。

蒙山甘露 -品质特征

条索紧卷多毫,叶嫩芽壮纯整;色泽浅绿油润;汤微黄碧,清流明亮;香馨高爽,味醇甘鲜。蒙山甘露不仅外形秀美,内质也极佳,是蒙山传统名茶中色、香、味、形的统一典型,蒙山甘露以清明前独芽为原料,外形紧细匀卷翠绿多毫,汤色嫩绿明亮,品味鲜爽回甘,叶底秀丽匀整,为蒙山系列名茶之代表。是名绿茶中之珍品。

蒙山甘露 -茶艺鉴赏

蒙山甘露一、特色:
1.道具简单,泡法自由十分适合大众饮用。
2.冲泡步骤:将沸水冲入烫壶中至溢满为止。
3.倒水:将壶内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4.置茶:这是比较讲究的置茶方式,将一茶漏斗放在壶口处然后用茶匙拨茶入壶。
5.注水:将烧的水注入壶中至泡沫溢出壶口。
6.倒茶:先提壶沿茶船沿逆行转圈用意在于刮去壶底的水滴俗称“关公巡城”(是因为一般壶都是红色,刚从茶池中提出时热气腾腾,有如关公威风凛凛,带兵巡城),注意磨壶时的方向,右手执壶的欢迎喝茶时要逆时针方向磨,送客时则往顺时针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壶,则反之。
二、将壶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汤均匀。
三、另一种均匀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壶轮流给几杯同时倒茶,当将要倒完时,把剩下的茶汤分别点入各杯中,俗称“韩信点兵”。注意倒茶时不能一次倒满一杯,至七分满处为好。
分茶:将茶中的茶汤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满为宜。
奉茶:自由取饮或由专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将壶中茶渣清出。以备后用:客人离去后,洗杯,洗壶以备下次使用。冲泡技艺中国有数千年的饮茶史,人们的饮茶方法随着制茶技术和饮茶实践的发展进步,有过四次较大的演变。

蒙山甘露 -历史渊源

蒙山甘露相传,西汉末年甘露寺普慧禅师(又称吴理真禅师)在蒙山主峰上清种茶树七株,从此蒙山开创了产茶的历史。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山茶。”蒙顶茶产于地跨四川省名山、雅安两县的蒙山,四川蒙顶山上清峰汉代甘露祖师吴理真手植七株仙茶的遗址。蒙顶甘露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被尊为茶中故旧,名茶先驱。蒙山位于四川省邛崃山脉之中,东有峨眉山,南有大相岭,西靠夹金山,北临成都盆地,青衣江从山脚下绕过.立足峰顶,“仰则天风高畅,万象萧瑟;俯则羌水环流,众山罗绕;茶畦杉径,异石奇话,足称名胜”,因此有“猛杉之颠多秀岭,恶草不生生淑茗”的说法。清代徐元禧有诗云:“五顶参差比,真是一朵莲”。如此秀丽的猛杉,孕育出了这里的名茶,由于蒙山茶主要产于山顶,故被称做“蒙顶茶”。

蒙山甘露

蒙顶甘露茶形状纤细,叶整芽泉,身披银毫,叶嫩芽壮;色泽嫩绿油润;汤色黄碧,清澈明亮;香馨高爽,味醇甘鲜,沏二遍时,越发鲜醇,使人尺颊留香。

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赞颂蒙顶茶的文章:白居易在《琴茶》一诗众写道:“琴里知闻惟《渌水》 ,茶中故旧是蒙山。”唐代黎阳《蒙山白云岩茶》诗中称颂“若教陆羽持公论,应诗人间地一茶。”宋代文人《谢人寄蒙顶新茶诗》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文彦博在《谢人惠寄蒙顶茶》诗中云“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腋胜醒醐。”明代钱椿年《茶谱》中记述:“茶之产于天下多矣!剑南油能顶石花,湖州油顾渚紫笋,峡州油时涧明月……其名皆著。品地之,则石花最上,紫笋次之……”清朝赵恒叶留油“色淡香长自仙”的佳句。从这些文辞优美的词句中,我们不难体会道历代文人对蒙顶茶的酷爱程度之深。

该茶采摘细嫩,每年春分时节采摘,标准为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芽外形紧凑多毫,嫩绿色润,香气馥郁芬芳鲜嫩,汤色碧清微黄,滋味鲜爽,浓郁回甜。

蒙山甘露蒙山茶自唐入贡久负盛名,仙茶、贡茶,古往今来均为中国名茶珍品,蒙山茶品种繁多,各具特色,主要有甘露、黄芽、石花、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五种传统名茶,及特级绿茶,各级烘青、炒青,各种茉莉花茶,沱茶,南路边茶等。1980年还创制了名茶“蒙山甘露”,1985年又恢复了传统芽黄、白兔、元枝、雨前春等产品。

甘露在梵语是“念祖”之意;二说是茶汤似甘露。甘露茶采摘细嫩,制工精湛,外形美观,内质优异。其品质特点:紧卷多毫,浅绿油润,叶嫩芽壮,芽叶纯整,汤黄微碧,清澈明亮,香馨高爽,味醇甘鲜。

蒙山,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自1987年列为四川省十大风景旅游区,与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乐山大佛齐名以来,以其秀丽多姿的风光和悠久而丰富的民族茶文化为特色,已成为海内外游人、客商游览观光,购茶品茗与开展茶文化交流的胜地。名山县人民政府,为发扬和光大祖先给名山人民留下的宝贵遗产——让“蒙山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真正体现产量大、品质优、价格合理的优势,于1994年7月成立了“四川蒙山茶叶集团公司”。国营名山县茶厂,是该公司最大的茶叶生产厂家,主要产品有蒙山黄芽、石花、甘露、万春银叶、玉叶长春、蒙山毛峰、春露名茶等名品类的优质名茶。而蒙山甘露,是蒙顶茶传统珍品之一。

蒙山甘露 -美丽传说

蒙山甘露相传,很久以前,青衣江有鱼仙,因厌倦水底的枯燥生活,遂变化成一个美丽的村姑来到蒙山,碰见一个名叫吴理真的青年,两人一见钟情。鱼仙掏出几颗茶籽,赠送给吴理真,订了终身,相约在来年茶籽发芽时,鱼仙就前来和理真成亲。鱼仙走后,吴理真就将茶籽种在蒙山顶上。第二年春天茶籽发芽了,鱼仙出现了,两人成亲之后,相亲相爱,共同劳作,培育茶苗。鱼仙解下肩上的白色披纱抛向空中,顿时白雾弥漫,笼罩了蒙山顶,滋润着茶苗,茶树越长越旺。

鱼仙生下一儿一女,每年采茶制茶,生活很美满。但好景不长,鱼仙偷离水晶宫,私与凡人婚配的事,被河神发现了。河神下令鱼仙立即回宫。鱼仙无奈,只得忍痛离去。临走前,嘱咐儿女要帮父亲培植好满山茶树,并把那块能变云化雾的白纱留下,让它永远笼罩蒙山,滋润茶树。吴理真一生种茶,活到八十,因思念鱼仙,最终投入古井而逝。后来有个皇帝,因吴理真种茶有功,追封他为“甘露普慧妙济禅师”。蒙顶甘露茶因此世代相传,朝朝进贡。

蒙山甘露 -参考资料

1、http://www.lxmcc.com/pro/2008/4/08424835247335
2、http://www.xbmcw.net/ViewDetails102.aspx
3、http://www.tea258.com/archives/506

  • 施密特下课
  • 张艺兴为小猪庆生
  • 母子被推入铁轨
  • 陕西一水坝溃坝
  • 德国绝杀荷兰
  • 本文:蒙山甘露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mgtea/37245.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茉莉花茶
    下一篇:南山寿眉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

    Copyright © 2013 CnJi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客服QQ: 3435465768342  沪ICP备19054002号-1 茶叶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