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贵茶叶

日铸雪芽

发布时间:2013-10-10 10:43:43

日铸雪芽,简称日铸茶,又有“兰雪”之名,属炒青绿茶之今古名茶。日铸茶产于浙江省绍兴县东南会稽山日铸岭。因芽细而尖,遍生雪白茸毛,故名。其地古木交荫,野竹丛生,接近岭有上祝、下祝两村,为该茶产地。御茶湾在下祝村下,为著名产地之一。产区云雾缭绕,土质肥沃,年均气温16.5℃,年均降水量1418毫米,全年无霜期230天左右。该地茶树较其他茶园地势低,萌芽期来得迟缓一些。

日铸雪芽 -简介

泡茶

日铸雪芽又名日铸茶、日注茶。始盛宋朝,因品质优异引起许多文人墨客的兴趣,写下了不少的优美诗句,载入了史册。最早记载日铸茶的史籍是北宋欧阳修的《归田录》 :“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为第一”。北宋诗人晏殊《烹日注茶》诗:“稽山新茗绿如烟,静挈都篮煮惠泉,未向人间杀风景,更持醪醑醉花前”。南宋大诗人陆游对故乡的日铸茶更是赞不绝口,在他吟咏的诗中曾多次高度赞赏日铸茶,其《南堂》诗:“取泉石井试日铸,吾诗邂逅亦已成。”又说:“日铸贮以小瓶蜡纸丹印封之,顾渚贮以红兰缣囊,皆有岁贡”。可见,日铸雪芽在宋朝已茶名极盛,誉满全国,列为贡品。到了清朝,康熙帝巡游江南时,品尝了醇香扑鼻的日铸茶,赞不绝口,从此日铸茶岁岁朝贡,日铸岭下采制日铸茶之处得名“御茶湾”。更值得一提的是宋代浙江的炒青茶始于日铸茶,清代金武祥《粟香之笔》一卷中,称日铸茶“遂开千古茶饮之宗”。采制工艺与茶质:由于其萌发期较迟,一般于谷雨后采摘一芽一、二叶初展,经炒青精制,其成品茶条索紧细,芽身满披白色茸毛,带有兰花芳香,味甘而滋,气厚醇永,汤色呈乳白色,经五次冲泡,香味依然存在。

日铸雪芽 -发展历史

茶具

绍兴日铸岭产茶历史悠久,茶圣陆羽曾评其为珍贵仙茗。北宋欧阳修称:“两浙之茶,日铸第一。”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是绍兴人,则更加喜爱其家乡所产的日铸,在外出游历时,行囊中也往往带上日铸茶和烹茶器皿,寻觅到名泉佳水时,即就地烹煎品尝,即兴赋诗。如有诗曰:“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日铸茶在北宋时即成为名传天下的贡品了。将其作为专供朝廷御用的茶产地,称为“御茶湾”。

炒青制法亦约于北宋时开始,至明代“兰雪”之名盛行京师,达官贵人非“兰雪”不饮,于是形成了其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日铸雪芽被列入中国名茶。

日铸雪芽 -品质特点

日铸雪芽

对日铸茶品尝、贮藏方面也有载述:宋代陆游《三游洞前岩下小潭水甚奇取以煎茶》中述:“……汲取满瓶牛乳白,分流触石珮声长。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会尝”。“汲泉煮日铸,舌本方味永……”(陆游《信手翻古人诗随所得次韵》 )。在《安国院试茶》中曰:“我是江南桑苧家,汲泉闲品故园茶,只应碧缶苍鹰爪,可压红囊白雪芽”。又一诗注:“日铸贮以小瓶蜡纸丹印封之,顾渚贮以红兰缣囊,皆有岁贡”。明人张岱《陶庵梦忆》中载:“兰雪茶。日铸者,……茶味棱棱有金石之气……”日铸茶1988年通过鉴定,并被评为绍兴市二类名茶。产品以组合包装投放市场,受到消费者的赞赏。目前,正在进一步扩大生产,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绍兴日铸岭产茶历史悠久,茶圣陆羽曾评其为珍贵仙茗。北宋欧阳修称:“两浙之茶,日铸第一。”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是绍兴人,则更加喜爱其家乡所产的日铸,在外出游历时,行囊中也往往带上日铸茶和烹茶器皿,寻觅到名泉佳水时,即就地烹煎品尝,即兴赋诗。如有诗曰:“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日铸茶在北宋时即成为名传天下的贡品了。将其作为专供朝廷御用的茶产地,称为“御茶湾”。炒青制法亦约于北宋时开始,至明代“兰雪”之名盛行京师,达官贵人非“兰雪”不饮,于是形成了其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日铸雪芽被列入中国名茶

日铸雪芽 -功效

1、抗衰老。绿茶所含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抵抗老化。因为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如果过氧化,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容易老化,也会使细胞受伤。SOD(超氧化物歧化)是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清除过剩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对人体的损伤。绿茶中的儿茶素能显著提高SOD的活性,清除自由基。2.抗菌。研究显示,绿茶中儿茶素对引起人体致病的部分细菌有抑制效果,同时又不致伤害肠内有益菌的繁衍,因此绿茶具备整肠的功能。3、降血脂。科学家做的动物实验表明,茶中的儿茶素能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之量,同时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人体的实验表明则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动脉硬化发生率。绿茶含有黄酮醇类,有抗氧化作用,亦可防止血液凝块及血小板成团,降低心血管疾病。

4、瘦身减脂。绿茶含有茶碱及咖啡因,可以经由许多作用活化蛋白质激酶及三酸甘油酯解脂酶,减少脂肪细胞堆积,因此达到减肥功效。5、防龋齿、清口臭。绿茶含有氟,其中儿茶素可以抑制生龋菌作用,减少牙菌斑及牙周炎的发生。茶所含的单宁酸,具有杀菌作用,能阻止食物渣屑繁殖细菌,故可以有效防止口臭。6、防癌。绿茶对某些癌症有抑制作用,但其原理皆限于推论阶段。对防癌症的发生,多喝茶必然是有其正向的鼓励作用7、美白及防紫外线作用。专家们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绿茶中的儿茶素类物质能抗UV-B所引发之皮肤癌。8、可改善消化不良情况。近年的研究报告显示,绿茶能够帮助改善消化不良的情况,比如由细菌引起的急性腹泻,可喝一点绿茶减轻病况。

日铸雪芽 -生长环境

生长环境日铸茶产于浙江绍兴会稽山山麓王化乡的日铸岭,日铸岭下分上祝和下祝两个自然村,下祝村御茶湾所产的日铸雪芽,味醇香异,为日铸茶的绝品。日铸岭上峰峦叠嶂,地势高峻,苍松翠竹,溪流潺潺,云雾缭绕,气候湿润,乌砂壤土,土质肥沃,适宜茶树生长。在御茶湾的山坡上,一畦畦梯田式的茶园,生长着郁郁葱葱的茶蓬,吐出细嫩肥壮的芽梢,是适制雪芽的理想原料。日铸雪芽,简称日铸茶,又有“兰雪”之名,属炒青绿茶之今古名茶。日铸茶产于浙江省绍兴县东南会稽山日铸岭。因芽细而尖,遍生雪白茸毛,故名。其地古木交荫,野竹丛生,接近岭有上祝、下祝两村,为该茶产地。御茶湾在下祝村下,为著名产地之一。产区云雾缭绕,土质肥沃,年均气温16.5℃,年均降水量1418毫米,全年无霜期230天左右。该地茶树较其他茶园地势低,萌芽期来得迟缓一些。

日铸雪芽 -制作工艺

日铸雪芽,清明时节开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采回的鲜叶经过拣剔摊放,失水5%左右进行炒制。炒制的主要工艺有杀青、整形理条、干燥三道工序。采制工艺与茶质:由于其萌发期较迟,一般于谷雨后采摘一芽一、二叶初展,经炒青精制,其成品茶条索紧细,芽身满披白色茸毛,带有兰花芳香,味甘而滋,气厚醇永,汤色呈乳白色,经五次冲泡,香味依然存在。1、杀青。工艺其杀青、揉捻基本上与眉茶、珠茶相同,仅干燥过程中采用烘焙。初制工序中的杀青,基本上与眉茶操作方法相同。2、揉捻。至于揉捻工序,大部分内销耐泡、条索完整的要求特点,揉捻程度要比眉茶轻些。揉捻时最好采用分筛复揉,(老嫩混杂叶)。3、干燥。干燥工序,分为毛火烘焙和足火烘焙两种,现分述如下:毛火烘焙:采用高温薄摊,快速烘干法。温度80-90℃,每笼摊叶3-4斤,均匀摊在烘笼口,中心较厚,四周稍薄,叶摊好后,再置于火炉上。每隔3-4分钟翻一次,手离摊叶5cm处有热感,感到有温度,将烘笼取下,置于竹盖上,以免茶未落入火炉,产生烟味,影响茶叶质量,烘约15分钟,达六七成干,茶叶稍硬有触手感觉,即可起烘摊晾半小时。呈火烘焙:采用低温慢烘法。温度70℃左右,每笼摊叶4-5斤,每隔10分钟翻拌一次,(翻拌方法同毛火一样,手势要轻)。当手揉茶叶成粉末时,即可下烘,呈火烘焙,历时60分钟左右。 烘干过程烘干机烘干:较大的茶厂,一般都采用自动烘干机或手拉的烘干机。烘效率较高。10斤/小时。毛火的进风温度控制在100-200℃。摊叶厚1-2cm,时间大约10-15分钟。毛火下叶摊晾,回潮半小时后再呈火烘焙。呈火温度在90-100℃,约经15分钟,即达干燥程度。烘青烘干,最后烟气,焦气。火功不能偏高。用烘干机烘干,热风炉不能漏烟。用烘笼烘茶,要用优质木炭。必须拣净“柴头”防止燃烧冒烟。火力要求均匀,切总明火上帘。下下焙茶,操作宜轻,防止碎茶落入火炉中产生烟气。不论机械烘干或烘笼烘干,都要正确掌握火温和茶叶干燥程度,防止焦茶或火功偏高。烘青大多作为茶素坏,进窖行制花茶。关于花茶窖制单独做为一个章节进行阐述。主要原理:利用茶叶吸附性和鲜花吐香性,合理地进行拌和窖制,从而形成具有花香又有茶味的成品茶,对提高茶叶的经济价值起到很大作用。日铸茶的品质,历史上有许多评价,北宋杨彦龄《杨公笔录》中述:“会稽日铸山……茶尤奇,所收绝少,其真者,芽长寸余,自有麝气”。南宋王十朋《会稽风俗赋》述:“日铸雪芽者,……其芽纤白而长……雪,言其白也”。日铸雪芽外形条索浑圆,紧细略钩曲,形似鹰爪,银毫显露,色泽绿翠,香清鲜持久,滋味醇厚回甘,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成朵。

日铸雪芽 -制茶历史

茶艺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 

(四)从蒸青到炒青。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

日铸雪芽 -参考资料

[1]  中国食品产业网  http://www.foodqs.com/news/alibaba/info.asp?id=865492&zt=zx

[2]  新浪网  http://book.sina.com.cn/nzt/liv/pinchaditu/29.shtml

  • 施密特下课
  • 张艺兴为小猪庆生
  • 母子被推入铁轨
  • 陕西一水坝溃坝
  • 德国绝杀荷兰
  • 本文:日铸雪芽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mgtea/37255.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日月潭红茶
    下一篇:三峡龙井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

    Copyright © 2013 CnJi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客服QQ: 3435465768342  沪ICP备19054002号-1 茶叶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