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贵茶叶

云南沱茶

发布时间:2013-10-10 10:45:19

云南沱茶云南沱茶,以一、二级滇青原料,蒸压成研究会形外径8厘米,高4.5厘米,外观显毫,品质最好的是“特级沱茶”,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喉味回甘,汤色橙黄明亮。普洱散茶蒸压而成的云南普洱沱茶,外形紧结,色泽裼红,有独特的陈香,滋味回甘,汤色橙黄明亮。

云南沱茶 -介绍

    云南沱茶是以较细嫩的晒青绿毛茶为原料,经蒸压而制成的。沱茶是一种制成圆锥窝头状的紧压茶,主要产地是云南,一般用黑茶制造,为便于马帮运输,一般将几个用油纸包好的茶坨连起,外包稻草做成长条的草把。因为一个茶坨的分量比一块茶砖要小得多,更容易购买和零售。沱茶从面上看似圆面包,从底下看似厚壁碗,中间下凹,颇具特色。沱茶的种类, 云南沱茶 依原料不同有绿茶沱茶和黑茶沱茶之分。“沱茶”形状似碗,成茶历史距今已有300年,据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37-1620)《滇略》上已有此茶之记载。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载:“普洱茶出云南省普洱府,成团,有大、中、小三等;大者一团五斤,如人头式,名人头茶。”又云:“普洱茶如膏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沱茶原状产于云南省景谷县,又称“谷茶”。云南省下关(今大理布)茂恒,永昌祥等号相断生产后,又有谷在与关庄之分。近40年来,云南沱茶集中于下关制造。沱茶除云南生产外,四川重庆有生产,依所用原料的优次分高产田“特级重庆沱茶”、“重庆沱茶”和“山城深茶”三种四川沱茶的重量分50克、100克、和50克三种规格。

云南沱茶 -产地介绍

云南沱茶产地云南:云南是茶树的发源地。云南出好茶,云南人爱喝茶,云南聚集的26个民族都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在酷爱、品饮着云南的茶、云南人家中那永不熄灭的火塘边,驿道、马帮歇脚的箐火旁、山间清澈如许的清泉畔、无不飘荡着云南特有的茶香。在思茅、西双版纳境内,发现最古老的茶树,高达32.12米,主干半径达1038米,树龄估计在1700年左右。全世界约有制茶植物380种,云南就有260多种。

云南产茶历史悠久,社会人文资源极为丰厚,是茶文化深厚的沃土,又是茶文化背景和绚丽的铺垫,云南是茶树的发祥地,又是茶树栽培利用的初祖,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在茶树栽培,茶叶加工,运销与消费的社会实践中,与生活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又绚丽多彩的茶文化和茶文化资源。

大理古城,脉延千年,秀美的景观素有“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的美誉,昔年的茶马古道亦是经此蜿蜒进入川藏,岁月悠悠中,见证过历代茶事的兴衰,品味过马帮旅人的乡愁,同时,亦相与积聚起深厚的制茶文化。

云南沱茶 -品质特点

云南沱茶历代由内地供应藏胞茶叶,而藏胞向内地输送马匹,即所谓“接山之产,易厩之良”。茶叶对藏胞生活的重要性,于此可见一斑。

紧茶(砖片形),外形紧结端正,厚薄均匀,色泽乌润,带银毫;内质汤色橙红,香气纯正,滋味醇浓,经久耐煮,叶底呈竹叶青或带褐色。

云南沱茶 -历史渊源

沱茶的产制历史悠久,早在明代(1368—1644)谢肇制的《滇略》一书中有“士庶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的记载。普茶指普洱茶,说明当时已有将散茶蒸后,加工揉制,压缩体积,便于携带的压制茶了。沱茶名称的由来,沱是由团转化而来,有说由于过去运销四川沱江一带,故而得名。不论说法如何,但可以推定,沱茶是云南茶中相当古老的制品,早就畅销省内外。

现代形状的云南沱茶创制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是由思茅地区景谷县所谓“姑娘茶”(又叫私房茶)演变而成现代沱茶的形状。清代末叶,云南茶叶集散市场逐渐转移到交通方便、工商业发达的下关。下关永昌祥、复春和等茶商改团茶制成碗状形沱茶,经昆明运往四川省重庆、叙府(今宜宾)、成都等地销售,故又称叙府茶。

云南沱茶 -制作工艺

云南沱茶与沱茶起源相同,由团茶演变而来。因团茶中心过厚而紧压,原先销至西藏的团茶因长途跋涉时常产生发霉现象。佛海茶厂于民国元年至六年(1912~1917年)将团茶改为带把的心脏型,取名宝焰牌紧茶。宝焰牌紧茶全为手工团揉精制,每个净重238克,7个为一筒,每个紧茶之间留有空隙,使水分能继续散发而不导致霉变。

1967年改为长方形砖茶后停止生产。后因十世班禅的重视,下关茶厂于1986年恢复生产心脏型紧茶至今,规格为250克。使用原料较为粗老,三至八级铺面、九十级为里茶。市场亦称之女儿茶、香菇头、蘑菇头、牛心沱。生茶、渥堆熟茶二种都有生产。

云南沱茶 -保健功效

当时,从普洱购买的紧茶销往以达赖喇嘛为中心的拉萨地区的“前藏”,从永北州(今永胜)购买的紧茶销往以班禅喇嘛为中心的日喀则“后藏”地区。新唐书(吐蕃传)记载,藏族饮用“羹酪”(指酥油茶),即用茶水掺酥油作为食品,有助消化、健胃、去脂解腻、散热解渴的作用。明史《杂甘传》记载:“其皆肉食,倚茶为命”。
1、常饮沱茶,对年龄40-50岁的人,有明显减肥体重效果。

2、70%以上病例证明,沱茶显著地降低了人体三酸甘油酯的含量,有一些在一个月中,日喝三盏沱茶的人,他们的血脂含量下降了22%。

3、有一半病例,体内胆固醇含量有所下降。对人体降低血尿酸的含量也有一定的作用。

云南沱茶 -云南沱茶的鉴别

(1) 干看 沱茶

真品云南沱茶——外形端正、呈碗形,内窝深而圆;外表满布白色茸毫;一般规格都是外径8厘米,高4.5厘米;其条色青翠油润;紧结床紧结;含水量9%左右。

假品云南沱茶——外形不规则、扭歪,内窝浅而小;外表无茸毫;规格不定,大小不一;色泽枯暗,有黄片;紧结床松膨;含水量明显高于真品,一般能达到10%~12%。

(2) 湿看

真品云南沱茶——汤色黄而明亮,香气纯正持久,滋味浓醇鲜爽,叶底肥壮鲜嫩。

假品云南沱茶——汤色混浊不清,香气寡淡,甚至有郁闷、杂异气味,滋味杂而平淡,酸涩,叶底粗老瘦硬。

(3) 包装纸

真品云南沱茶——包装纸上彩印鲜亮,图文清晰。

假品云南沱茶——包装纸用自制木刻版加上颜料印刷而成,图文暗旧,套色不正,且色彩易脱落。

云南沱茶 -云南沱茶的冲泡


沱茶选壶

壶的选用最好是续温力强的、稍大(比喝乌龙时大约两三倍),会比较好些。原因是在第一、二冲之后的冲泡,应尽量在泡与泡之间进行,所以茶壶续温力不佳容易使温度造成很大差异。所以茶壶选择壁厚、壶盖口比例不要太大的。另外一提的,茶壶的出水最好流畅一点,有时置茶量太多,沸水冲入壶中需要马上倒出,所以出水不够快的壶会影响执壶者的操控能力。

壶的表现

前项中既然谈到了壶,就顺便说说壶的好处。泡潽洱茶一般使用壶、盖杯或茶娘(或瓷壶)三种,只有壶不是瓷器。香气细嫩、韵味柔韧、涩度不高、酸度不高、苦味不重者,建议使用瓷器(例如嫩沱、或称为云尖之类的),但是因为续温力问题,所以与壶冲泡出来的口感有差异。一般的老潽洱,如果用壶泡,通常会减少一些让人不愉悦的感觉,例如涩、苦、火气、单宁、酸…等等。如果一支常泡的新壶,大约半年就可以养成了。养成的壶冲泡起来会比较好喝。当然,四、五年以上的潽洱壶(部分物质会减少)与盖杯(茶叶的东西全部跑出来)的差异更大。

壶内留汤的特效

一般来说,第一泡水倒干,第二泡壶中的水留一些,大约十分之一(这是在第二泡将香味冲出来的状况,如果第三泡才能将香味冲出来,就在第三泡才开始在壶中留一点水,不要倒干)。如果真的够老的潽洱,不需开盖,严格说应该是不能开盖;会有些许涩味、酸味等的潽洱,在第二泡倒出并在壶中留点水之后,开盖大约半分钟到一分钟再把盖子盖上;比较重的涩味、苦味、酸味等的潽洱,开盖,壶口没有蒸汽时,用手指压壶身,若温度不会太烫手指可以摸五秒以上,再将壶盖盖上。壶中留点水,主要让冲泡出的东西溶解在水中;温度要控制,因为这是主要的冲泡。停壶时间就是冲泡(浸泡、浸茶)的时间,所以,这段时间要控制好(如果将温度设定的比较高就需要战战兢兢),茶汤才会显现出该有的风味。所以,除非置茶量太多、温度太高,否则不应立即冲下一泡。

沱茶适时出汤

以第二泡冲出香味为例,第三泡冲沸水,随便就好,除非一定需要很高的温度。浸泡时间,可以用白瓷汤匙身进壶中看看汤色,颜色差不多就可以倒出,一般在倒出时就可以看出颜色,颜色不够时,再等一会儿,不过倒出时,壶要稍微摇一摇(浓度可能不均匀)。之后的状况大约与第三泡相同。

云南沱茶 -相关词条

桂林毛尖茶永春佛手茶六堡茶无锡毫茶山东春山茶天目茶

云南沱茶 -参考资料

[1]茶文化基地网http://www.tea258.com

[2]云南茶文化:http://www.dnzf.com/tea/htm/yngc.htm

  • 施密特下课
  • 张艺兴为小猪庆生
  • 母子被推入铁轨
  • 陕西一水坝溃坝
  • 德国绝杀荷兰
  • 本文:云南沱茶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mgtea/37286.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香菇寮白毫
    下一篇:宜昌红茶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

    Copyright © 2013 CnJi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客服QQ: 3435465768342  沪ICP备19054002号-1 茶叶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