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茶业新闻

安徽:小茶叶“长”出大产业 已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

发布时间:2020-08-27 09:04:10

  8月28日至31日,第十三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将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据了解,本次展会有1000余家茶产业相关企业参展,较上届增长317%。参展展品丰富,产品覆盖面广,广西、陕西、湖南、云南、江西、浙江等都将组团参加本届茶博会。

  省供销社理事会副主任汪斌说:“除了展示展销,六大茶叶主产市专场推介、徽茶区域公用品牌和名优品牌推介等一系列活动也将在茶博会期间举行,不仅能增强各产茶省间的交流合作,也将促进我省茶企品牌推广和产品销售。 ”

  提升品质

  2019年全省共改造低产茶园24.89万亩,新建良种茶园10.63万亩,茶叶“三品”认证面积246.75万亩

  日前,第十三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的重要活动项目之一,首届长三角名茶评比大赛在合肥举行。 “162家企业报送了278个茶样。通过比赛可以发现,这些茶叶品质都非常好,做工精湛,表明近年来茶叶制作水平在稳步提高。 ”作为评委之一的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实验师宋丽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随着企业规模做大做强,生产设备的升级换代,茶叶的制作工艺也在提升。在春清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厂房内,记者看到一层楼里全是各式生产机械,可以实现加工全程的自动化。 “去掉茶梗、茶末、黄片等,人工每人每天只能选出1斤多的净茶,而色选机一天能选出2000多斤。”王春清告诉记者,花100多万元新建的加工生产线,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员工从原先的五六十人缩减至3人,“而且人工误差大,通过机器加工,品控更加稳定。 ”

  茶叶加工的落后是实现茶叶标准化的软肋,如果没有优良的加工条件与技术,最终会影响茶叶的安全性以及质量。为此,我省大力推动先进茶机具的推广应用,全面提高茶叶产品的质量。

  标准化还体现在茶园建设和管理上。在庐江柯顺专业合作社的茶园里,今春刚种下去的茶树矮小又整齐,每排茶树之间蒙上了黑色的地布。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按照现代化标准打造的良种茶园。 “每排茶树之间间隔1.5米,地布可以防止杂草生长。 ”

  据了解,我省部分老茶园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园,产量低,品质不稳定,良种比例低。为此,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茶产业绿色增效模式攻关、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及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创建等项目,通过示范带动,普及推广茶叶绿色生产关键技术。

  2019年,全省共改造低产茶园24.89万亩,新建良种茶园10.63万亩,茶叶“三品”认证面积246.75万亩;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示范区化肥用量减少17.35%,茶叶绿色防控面积达160万亩;超过400家茶企入驻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追溯平台。

  茶园标准化建设不仅提升了产量,而且为推广机械化管理创造了条件。据了解,目前我省高山茶园、生态茶园面积比重大,茶园道路、电力等配套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机械化程度不高,全省茶园机械化管理面积仅53.9万亩,机采茶园面积只有36.2万亩。且大部分茶园只采一季春茶,夏秋茶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这也是我省茶产业发展的突出短板。

  专家建议,要强化科技投入,依托中科大、安农大、省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加快轻简化的机采、机剪、机耕技术与装备研发,推广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的茶叶初制、精制生产线,实现“机器换人”。开展夏秋茶资源利用技术攻关,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茶资源高值化利用和全产业链提质增效。

  • 铁路援建茗茶标准化加工让“万亩茶
  • 平南:美丽山水产出扶贫茶
  • 郭久彬:种茶制茶的能工巧匠 乡村脱
  • 百里莽山“茶”作裳——“十大精准
  • 岳阳县3家茶企60多个产品亮相第二
  •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本文:安徽:小茶叶“长”出大产业 已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news/278042.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安徽茶树扎根雪域高原 促进当地农牧民增产增收
    下一篇:武夷山:专项行动助力茶产业转型升级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nfood365 搜索关注食品行业今日热点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

    Copyright © 2013 CnJi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客服QQ: 3435465768342  沪ICP备19054002号-1 茶叶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