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款大益茶在不同的仓储环境中的转化是不同的。就拿1701批7542来说吧,我至少喝过三种以上味道的仓储,即便都是广东干仓。这是因为有的茶商喜欢茶汤的滋味浓厚一点,他会将干仓的湿度控制的高一点,有人喜欢茶汤的香气高一点,他则会将仓库的湿度控制的低一点,还有人喜欢走中间路线,他就会在干仓的湿度范围内取一个中间值。然后就出现了本文开头所提到的那种情况,同一种茶叶在不同的仓储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味道。
图片来源:大益茶
从品饮的角度来讲,多元化的口感能够带给喝茶的人不同的品饮体验。一样的茶,不一样的味道,这可太有趣了。可大益茶体系内还有一个收藏市场,多元化的口感正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大益茶市未来的走向。
其实每一个投资者已经直接或是间接地收到了转化不同所带来的影响,比如碎边的大益茶除了在运输存储的过程中造成的破损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存放环境相对干燥,以至于茶饼边缘部分因为水分的丧失而变得易碎。至于出油就更简单了,湿度稍微大点,饼面就会有茶油析出。
无论是碎边也好,出油也罢,这些都是大益茶表象带来的交易定价问题。随着市场对品相划分的深入,转化的相关问题也会被摆在台面上,其实早在十年前这个问题就应该解决的,可是早期的大益茶市是一个人情气息很浓厚的圈子市场,很多人手上都有着不低的库存,要是根据转化把仓储分个三六九等,当时估计就能打起来。所以大家采用了“搁置争议,共同发展”的思路走到了今天。
本文:转化标杆——通向标准化仓储之路的大益茶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news/282938.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中国早茶之乡 四川宜宾着力建成中国优质早茶强市
下一篇:“小叶子”做成富农大产业 宜宾做大做强茶产业 拓宽群众致富路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nfood365 搜索关注食品行业今日热点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