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茶业新闻

野生茶山的华丽转身,开启福建建宁“绿色宝库”的长足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1-06-23 13:23:08

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曾是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革命根据地,如今这片红土地正迎来乡村振兴的盛景。地处闽赣交通古道上的建宁县溪源乡桐荣村,海拔1700米,借助茶产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昔日空心村日益繁荣。

6月正是夏茶采收季,位于建宁县溪源乡桐荣村的溪峰韵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内,茶香扑鼻,工人们正忙着挑选刚采下来的茶叶。“这些茶叶都是纯野生的,都是由村里的老人、留守妇女或者脱贫户手工采下来的。”合作社负责人余祖进介绍。

  

△村民采摘茶叶

今年47岁的余祖进,是建宁县溪源乡东溪村人,以前从事过装修行业,经济效益不佳。2016年8月,余祖进与亲戚黄冬辉合作,投资100多万元,成立了溪峰韵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专门收购野山茶,再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

早些年,黄冬辉就在溪源一带收购野山茶,然后再运送到武夷山,不仅路途遥远,而且茶叶的新鲜度也没有刚采下来时那么好,影响销售。于是,两人便萌生了成立以收购野山茶为主业的专业合作社。

找厂房、买设备、谋销路……说干就干,余祖进利用旧村部和礼堂的闲置房屋,顺利建起了合作社。

  

△余祖进(右)在挑选茶叶

位于桐荣村坪栋山的叶竹隘,人迹罕至,深山之中、密林之间长满了野山茶,可以从清明一直采到夏天。

“农闲之余,熟悉山路的村民进山采一天茶,就可以挣100多元,家门口就能轻轻松松把钱挣。”余祖进说,去年一年合作社共收购野山茶约2000公斤,销售额达240余万元,平均每名村民一年可增收800元至1000元,多的甚至达到了每年5000多元。

“年纪大一点的老人家,我们还会把他们送到山脚下,让他们直接上山。”一旁的黄冬辉接过话茬说,“不方便把茶业送到合作社的,我们也会入户收购,尽量给采茶户方便。”

为了让村民们采茶更专业,黄冬辉还专门从武夷山请了专业的采茶师傅来村里,手把手传授采茶技能,如今,村民们普遍都有16年的采茶经验,从山上采下的茶都非常好。

除了收购和加工野山茶,合作社还在桐荣村和东溪村种植了400多亩的蔬菜,包括辣椒、四季豆、玉米等,并通过订单模式销往浙江等地,给村里的留守妇女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一个合作社的成立,不仅让村民增收,更给村子带来了长足的发展。

  

△余祖进在制茶

“大家都非常支持,村里更是让合作社无偿使用闲置房屋10年。”桐荣村党支部书记黄军明说,长在山里的野茶,以前都是家家户户采给自己喝,没有产生经济效益。多亏了余祖进,让这些野山茶变成了纯天然、无公害、口感极佳的饮品,也让更多人了解了桐荣。

不仅如此,溪源乡还与合作社在桐荣村打造了一个茶文化主题公园,从而提高野山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助推乡村振兴。

“这片茶山就是我们的绿色宝库啊,未来可以联动建宁红色旅游开展观光农业。”余祖进说,下一步,他打算再找一块基地,然后结合各级的茶产业发展政策,种植高山生态茶,增加辐射面,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

来源:中国新闻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 《书画里的中国》 收官沈鹏题字 陈
  • “东坡迷” 邵兵加盟《书画里的中
  • 《书画里的中国》王刚陈都灵“父女
  • 一杯云端的茶助力乡村振兴
  • 三度花开西洽会 川酒集团再聚焦
  • 本文:野生茶山的华丽转身,开启福建建宁“绿色宝库”的长足发展之路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news/284068.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20多名留学生前往泉州安溪体验中国茶文化
    下一篇:关于开展“2021贵州茶业优秀论文评选” 活动的通知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nfood365 搜索关注食品行业今日热点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

    Copyright © 2013 CnJi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客服QQ: 3435465768342  沪ICP备19054002号-1 茶叶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