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产品 > 绿色农业

猴头菇的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15-11-09 08:22:33

猴头菌,又称猴头菇、刺猬菌等,原是一种生长于密林中的珍贵食用菌。子实体圆而厚,常悬于树干上,布满针状菌刺,形状极似猴子的头,故而得名。猴头菌肉质鲜嫩,味香可口,品质上乘。其栽培技巧如下:

1、栽培季节。每年9月至次年5月为栽培猴头菌的最佳季节。

2、栽培房的设置和消毒处理。猴头菌的栽培房要求结构严实,通风透光,设在靠近水源和保温保湿性能好的坐北朝南的旧房屋、地下室或山洞等场所。有条件的还可安装调温调湿装置和通风换气设备,为高产、稳产、优质打下基础。但无论哪种栽培房,在栽培前都要严格地进行消毒灭菌。

3、培养料的配制。在生产中通常使用以下3种培养料,其配方为:⑴木屑培养料:杂木屑78?,米糠或麦糠20%,蔗糖1%,石膏粉1%,水适量。⑵棉子壳培养料:棉籽壳78%,米糠或麦糠20%,蔗糖1%,石膏粉1%,水适量。⑶蔗渣培养料:碎蔗渣78%,米糠或麦糠20%,黄豆粉1%、石膏粉1%,水适量。

按上述各配方的比例将各原料均匀混合一起,加水拌匀,将培养料酸碱度调至5.5-6,含水量为65%-70%,然后装瓶。

4、接种。灭菌后待料温降到28℃以下时,将瓶搬入无菌室中,经密闭消毒后,按无菌操作接入一小匙菌种铺盖瓶面,塞上棉花即可。

5、培养管理。⑴菌丝培养:接种后立即搬到25-28℃条件下培养,管理上主要调节好适宜的温度,保持环境干燥和通风条件。发现杂菌感染的菌瓶应及时清理。待菌丝长满全瓶,应立即移至栽培室。⑵降温催蕾:菌丝长满后及时搬进栽培室,然后竖放在栽培架上。使温度控制在15-20℃,诱导菌蕾的形成。⑶子实体阶段管理:子实体开始形成后,应及时拔去棉塞,并将菌瓶一排排卧放在栽培架上。温度控制在22℃内,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同时要注意栽培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凡子实体呈球状、不分散、刺短,生长迅速正常,说明通气良好。若成珊瑚状,则说明通风不良,可能是二氧化碳积累过多造成的,应及时通风换气。否则,会降低菌菇产量和品质。生产中,一般只需经过12-15天的培养时间,就可采收猴头菌菇。



  • 高品质 清承堂雨前龙井茶2019新茶
  • 施密特下课
  • 张艺兴为小猪庆生
  • 母子被推入铁轨
  • 陕西一水坝溃坝
  • 本文:猴头菇的栽培技术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nongye/lvsenongye/124929.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肥西推广秸秆种蘑菇
    下一篇:冬闲田蘑菇搭棚栽培技术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

    Copyright © 2013 CnJi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客服QQ: 3435465768342  沪ICP备19054002号-1 茶叶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