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是各地采摘春茶的最好时节。在六大茶类中依靠自然萎凋、保留最多“自然馈赠”的白茶产地——福鼎太姥山脚下,这个时间点也是畲乡茶人们捻叶劳作、放歌山头、摊茶沐日的好日子。记者就着“第二届畲乡旅游文化暨畲依茗白茶推介会活动”的契机,来到这个被陆羽《茶经》错言为“永嘉县东三百里”的白茶山,为大家一探茶人们的生活。
新鲜采摘的银毫
白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茶青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属轻微发酵茶。萎凋是其最重要的工序。
在离习近平同志2010年调研美丽乡村示范点柏洋永和新村不到十分钟路程的太姥山脚下,海拔500米的柏洋有机茶基地里,畲族姑娘李枝枝哼着山歌在大白茶树上遴选着被太阳“逼出来”的银针、牡丹的芽儿、叶儿。“现在的茶啊,我们是在和它们赛跑。我们赶不上它!”喜欢采茶、爱唱茶歌的她告诉记者:“现在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因为气温回暖了,茶长得特别快。我们采的都没它长得快。有得忙了!”话音刚落,枝枝继续愉悦地哼着山歌,用张着茧的拇指、食指娴熟地在半身高的茶树上搜索鲜嫩玉白的一芽一叶。她的歌声如同那一身出落在山野间的红,轻盈而跳跃。
畲族姑娘茶菜忙
福鼎市茶业协会会长林立慈(左)白茶之乡欢迎天下客
千百年前,枝枝的先祖、太姥传说的主人——善良大爱的畲族姑娘蓝姑也是在这片山野中发现了白茶,并用它治愈了一方百姓的麻疹。然而这段源于尧帝时代、传于福鼎方圆的传说,还不是福鼎白茶历史溯源的终点。“白茶也被称为‘茶叶的活化石’,历史应该说已经有七千多年了,从神农尝百草就有了白茶!”福鼎市茶业协会会长林立慈坚定地说。大抵因为白茶采用自然晾青的方式,在极简中保留了自然至臻的馈赠——丰富的营养元素,这样的工艺和口感最贴合于《神农百草经》对茶的描绘,也最符合人类运用改良新发现的规律,因此成为了白茶历史文化最有力的证据,同时也使得白茶用十年的时间成功地在六大茶类商业流通中后来居上。
人头攒动的福鼎白茶交易市场
记者采访制茶碳焙工艺
然而,捧着金母鸡的畲乡茶人也曾经走过弯路。上世纪50现代,福鼎因划定为红茶产区,曾停产过白茶。六十年代恢复少量外销专供后,当地政府于2007年正式申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从此一改白茶“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局面,行销全国。“经过我们十年坚持不懈的宣传、推广,现在从南到北、全国的大中城市都遍布了福鼎白茶。”林立慈感念地说:“这真的是商标精准扶贫!‘福鼎白茶’为福鼎三十万茶农、十万茶商增收致富奔小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茶青晒日
日光萎凋
从09年开始带动畲乡茶农脱贫致富的“畲依茗”白茶负责人郑为铨如今每年的这个时候也都要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爱茶人和经销商们,上自己细致养护的有机茶园、大胆实践的制茶厂房……寻一寻、走一走。去年的这个时候,他的一片两百亩有机茶园曾经被虫害搞得片叶无收,但是想到承诺有机的品牌诚信、想到为弘扬太姥大爱的创业初心,他咬着牙坚持不施化学肥。“宁可亏自己,不要亏大家”的做法换得如今一票来自五湖四海、志同道合的茶友,郑为铨黝黑额脸上满是光亮。
郑为铨在阳光房里检查茶青萎凋程度
阳光房萎凋
改良土壤、新修厂房、研制新品……郑为铨和他的团队用执着的信念改变着畲乡茶人的命运。他指着萎凋工艺区新建的“阳光房”对记者说:“福鼎这个地方能连续三天晴天都是奇迹。我们现在用阳光房改良配合,模仿天气温度、空气湿度、风吹力度,保证生产。”其实,对郑为铨这般茶人来说,他们追赶的不仅仅是每一个茶季劳作的时间,更是白茶和其他五门类茶在新茶研发、商业推广上空白的时间。现今,越来越茁壮的茶树、一年一变样的厂房、团结共齐心的团队,让这位畲乡茶人笑声更加爽朗、更加酣畅。
“2017年,我们要大干一场!把我们的茶叶销往世界!”正如郑为铨2017年大年初三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豪言壮语的一般,他知道“他的未来不是梦”。
本文:太姥问茶:和时间赛跑的畲乡茶人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renjia/171582.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京东示范茶园基地揭牌打造特色茶旅线路
下一篇:龙井茶文化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