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华茶史

安化苞芷园黑茶或起源于明洪武年间

发布时间:2017-03-02 16:52:13

湖南安化的苞芷园黑茶又是起于何时,亦难于考证。根据现有资料推算,可能在明洪武中后期百余年间(1400—1500年),嘉靖年间李楠,徐侨两人因“湘茶是否有利易马”相争时,湖茶已占易马茶叶的一定数量。

最初进入茶马互市的是较为粗老的绿茶,由于交通不便,尤其是四川茶必须经过蜀道翻高山过秦岭千幸万苦,全靠马驮人运,在途中运输时间很长,加之包装简陋,防潮功用差,日晒雨淋,茶叶受潮加速了陈化,到目的地后形成全不像原茶的茶品质。叶底黄褐,汤黄,味醇而不涩,销区适应这种风味,这种现象反馈产区,后来就有洪武六年(1373)太祖诏令:“天全六番司民,免其徭役,专令乌茶易马。”这里的乌茶,即是现在称的黑茶,十五年后1388(洪武二十一年)命四川岩洲黑茶易番马。《续文献通考》中有了较明显的注释:是年正月,礼部主事高惟宁上书提出“土瘠人繁,每贩碉门乌茶等博易,羌货以赡其生,乞许天全六番招讨司八乡之民,悉免徭役,专蒸乌茶运至岩洲置贮仓收贮以易番马,比之雅洲易马,其利倍之。”这是黑茶不同于绿茶的关键工序明显地提出,“蒸”与“贮”,经过“蒸”“贮”的黑茶较原来粗绿茶利润翻倍。

因此如果说,前期黑茶是在运输中,船仓里,马背上形成的,此后1373年后的黑茶是通过蒸贮形成的,是不同于绿茶的“蒸制黑茶”。

1595年(神宗万历二十三年),陕西茶马史李楠发现有很多私运湖南茶,对征运川,陕生产的黑茶构成威胁。“中茶马,惟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值贱,商人率越境私贩,中汉中,保宁者,仅一、二十引番族利私茶之贱,不肯纳马”,因此上书请禁湖茶,《神宗实录》记户部复李楠议云:“按茶课番中马,其法甚善。奸商利湖南之贱,逾境私贩,番族享私茶之利,无意纳马,而茶法,马政两弊矣。今宜行巡茶御史面商报引,先为晓谕,愿报汉、兴、保、夔者,准中;越境下湖南者通行禁止,至产茶洲县设立官店,官牙,引商到店纳课,茶户依估还商,牙保装前茶运赴紫阳坊告府盘验,则夹带绝矣。”李楠之议获准。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御史徐侨又上书请仍行湖茶,其原因是汉川茶少而值高,湖南茶多而值平,又汉中,保宁不尽产茶,而西、紫通已仅足小引食用。湖茶之行,原与汉中无妨。汉茶味甘,煎熬易薄,湖茶味苦,酥酪相宜,湖茶之行于番,情亦便,然湖茶可行而假者不可不禁:塞假茶之源,在于宝庆,新化互置号单,比对数目,付商收置,委廉能官于诸商起运时盘验;清假茶之流,在于紫阳茶坊,令府县官一员亲验真正方许发(放)。”户部题复“折衷二议,以汉茶为主,湖茶佐之,各商引先给汉川,完日方给湖南,如汉引不足,听于湖南引内处补”。从此(1597年始湖南安化之茶得到朝廷认可,正式进入茶马交易,成为主流。(摘自《《安化三砖诞生始末》第1章第4-7段》)

  • 高品质 清承堂雨前龙井茶2019新茶
  • 施密特下课
  • 张艺兴为小猪庆生
  • 母子被推入铁轨
  • 陕西一水坝溃坝
  • 本文:安化苞芷园黑茶或起源于明洪武年间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shiliao/162574.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黑茶在明代曾被叫做“乌茶”
    下一篇:怒族茶俗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

    Copyright © 2013 CnJi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客服QQ: 3435465768342  沪ICP备19054002号-1 茶叶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