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导学案
【课文导学】
《碧螺春》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里的一篇课文。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久负盛名的碧螺春名字的由来以及采摘、制作和品尝碧螺春的情景。全文着重向读者展现了三幅充满情趣的画面:清晨采茶图、入夜炒茶图、月夜品茶图,趣味盎然,令人神往。在作者笔下,辛勤的劳作、复杂的工艺都是一种文化,一种美的享受,字里行间流淌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清新、明丽的色彩,表达了作者对色、香、味、形俱佳的碧螺春的喜爱和对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一、目标导引
1
、正确认读
11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
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四、第六、第八自然段。
3
、了解碧螺春的传说和采摘、制作过程,了解有关茶文化的信息。
4
、了解茶乡人的生活和生产情况,感受茶乡人民生活的美好。
5
、把我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表达的有序性,体会描写的细致与准确,,积累相关的词语。
二、课前导引
1
、搜集相关资料,聚焦课文。
(
1)聚焦单元主题:本单元我们将会跟随作者一道去领略传统文化,真正感悟传统文化的幽香。
(
2)、聚焦课前:让我们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调查生活中关于茶文化的有关情况吧,我们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3)聚焦课题:从题目这三个字中,你分别想到了什么?
2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词语,读通课文。 ( 1)理解词语我能行。 例:久负盛名的碧螺春,产于太湖的东山和西山。 久负盛名:负,承受,承担,引申为享有。长时期地享有好的名声。 ( 2)积累词句我有招。 ① 好词记心间: ② 好句不会忘: 3 、迁移运用,读懂课文。 通过预习课文,你读懂了那些内容,请在课文中进行圈点勾画,并写下自己的读文体会。 4 、梳理自学所得,通过预习,你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写下来。课上准备与老师同学交流。 三、课文导学 1 、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介绍了碧螺春的哪些内容? 课文描绘了 。 2 、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碧螺春的采摘、制作和品尝三个场景。默读课文 4-9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1)第 4自然段仔细地读一读、品一品,你感受到了什么? ① 从 “随着几声嘹亮的鸡叫,湖山的早晨醒来了 ”语句中感受到 ② 从“空气弥漫着淡淡的花香,翠绿欲滴的茶树丛中”体会茶园的 ③ 从“绿树映衬着俊美的身影,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体会茶园的 ①、从 “披着晨雾,踏着朝霞,采茶姑娘三五成群,结伴向茶园走去 ”体会采茶姑娘的 ②、从“采茶姑娘个个神采飞扬,她们用灵巧的双手敏捷地从茶树上摘下一片片嫩芽”体会采茶姑娘 ③、从“不是传来银铃般的欢笑声”体会她们 ( 2) “忽而揉,忽而搓,忽而捺,忽而抓,嫩叶如同一条青龙一下翻飞,煞是好看。 ”这句话出自课文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