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茶叶新闻 > 碧螺春茶

碧螺春贡茶院-水月寺

发布时间:2013-09-18 15:14:11

苏州西山水月寺有保存完整的明代物证—石碑。洞庭山—就是西山,另有包山,林屋等古称。唐代.陆羽733-804《茶经.茶之出.人》苏州长洲县生洞庭山。
   宋代.朱长文(1039-1098)《吴郡图经续记》杂录凡十五节:“洞庭山出美茶,旧入为贡。《茶经》云:‘长洲县生洞庭山者,与金州,蕲州,味同,”近年山僧尤善制茗,谓之‘水月茶’以院为名也。颇为吴人所贵。
  “水月寺”距苏州城西南55公里,位于洞庭山堂里村缥缈峰下,始建于梁大同四年(538),隋大业六年(610)废,唐朝初重修。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曾到水月寺游览,作水月寺诗一首留念。唐光化年间(898-900)有高僧志勤游历四方,至此爱不能去,于旧址结庐诵经,寺得大兴,有房屋千间,成江南名刹。唐天佑四年(907),苏州刺史曹珪命名为明月禅院。

到北宋,寺由高僧夏玄禅师任住持,名闻江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真宗皇帝赐名为月水禅院,并赐御书金匾。时有僧三百余人,宗风大阐,远近响应,一时成为苏州名刹之首。宋庆历五年(1045),诗人苏舜钦游览水月禅院,三年后作《苏州洞庭山水月禅院记》成为经典的山水游记散文。
   元朝末年,水月寺毁于兵火,仅存五显灵宫殿一幢。
   明代宣德八年(1433),住持妙潭重建水月寺大雄宝殿及山门,廊庑众室,重塑佛像,恢复旧观,翰林院修撰陈用作《水月禅寺重创殿记》。明正统十四年(1449),住持如珪重建天王殿及附房,铺筑道路,整治无碍泉,水月溪,刻诗碑,翰林院修撰张益作《水月禅寺中兴记》现古碑完整保存在水月寺大雄宝殿前。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因水月寺年文失修,由洞庭山堂里人徐啓新捐资,住持一轮重建大殿。兵部尚书彭启丰《重建水月禅寺大雄宝殿记》。石碑现保存于水月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洞庭山堂里人徐西圃捐资,重建大慈阁,翰林院庶吉士,著名文学家袁枚作《水月寺大慈宝阁记》。嘉庆七年(1802),徐西圃的儿子徐克家捐资,住持竹岩重修大悲阁,翰林院庶吉士徐华獄作《重修水月寺大悲阁记》。
   民国后水月寺日渐衰落,到“文革”时寺全毁。2007年5月1日水月寺重新修建完工。2005年水月寺四周山坡开垦了1000亩碧螺春茶园,为目前最大的茶叶基地,是由西山镇政府出资建成。
  • 施密特下课
  • 张艺兴为小猪庆生
  • 母子被推入铁轨
  • 陕西一水坝溃坝
  • 德国绝杀荷兰
  • 本文:碧螺春贡茶院-水月寺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tea/biluochun/17966.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碧螺春之乡苏州吴中区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下一篇:碧螺春茶的起源历史考证-摘自《中国茶业论坛》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

    Copyright © 2013 CnJi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客服QQ: 3435465768342  沪ICP备19054002号-1 茶叶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