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茶叶新闻 > 红茶

闽红之二政和工夫

发布时间:2013-09-27 17:08:17

    政和工夫红茶系福建三大历史工夫红茶名茶之二,曾被誉为"闽红极品".自十九世纪中叶创制以来历久不衰,蜚声国内外。

    李润梅先生记述,"政和工夫"产于福建北部,以政和县为主产区。全县山岭重叠,丘陵起伏,海拔二百至一千米之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5/'C,年降雨量一千六百毫米以上。茶园多开辟在缓坡处的森林迹地,土层深厚,酸度适宜,茶树生长茂盛。传说很久以前,有仙人化为乞丐,路过政和县遂应场(既今之锦屏乡)到村里乞茶水,村人以开水馈之,乞丐鄙其吝啬,含怒说"怎么,连一杯茶水也不给,"村人倾壶而出,水尽壶空,看不到片茶叶。乞丐乃转怒为喜,遂指对面山石岩缝间成丛茶树,授以采制方法,泡汤共饮,味极芳美,乞丐去后,为纪念这位来去悄无踪迹的茶叶制作者,就把繁育制作的茶叶叫做"仙岩蔡".这一段美好的传说,成为政和茶区得天独厚的品质象征,至今犹为人们津津乐道。作为政和工夫主体的茶树品种--政和大白茶,属无性系小乔木型亚大叶种,叶肉肥厚、芽心遍被白毫。由于芽叶含水量多,按工夫红茶的初制要求,萎凋宜稍重,揉捻掌握轻、重、轻的加压原则,力求白毫显露、条形紧结,避免段碎。在适宜的发酵条件下,当叶底呈橙红色即由黄色转变为黄红色)时立即上烘,成为大茶型的原料荼。另外从小叶种群体上采摘的芽叶,按工夫红茶初制方法制成小叶型的原料茶后,分别精制,通过定规格的筛孔,提尖分级,然后依据质量标准将大小茶分别加工成型,按一定比例拼配成各级的工夫荼。这种精工细制的传统方法,使百年前"政和工夫"  经问世,即享盛名。十九世纪中叶,政和全县遍植茶树,"政和工夫"年产量曾达到一万担。然而,由于抗战后,茶园荒芜,采制粗放,至解放前夕,不但年产仅九百余担,而且质量规格面目全非,几乎绝迹于国内外市场。解放后着力恢复传统的质量风格,"政和工夫"得以重新问世。出口曾达千余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为应市场变化,多改制绿茶,近年又据出口需求,恢复发掘红茶产销。

    政和工夫是最有高山名茶的品质特征:条索匀称,荼系肥壮重实,色泽黑褐油润,毫心显露,香气鲜浓,滋味醇厚带甜,入口舒爽,汤色红浓,叶底红艳而明亮,为闽红工夫茶的最佳品。它的高级产品浓郁芳香,似有紫罗兰的香气,红艳的汤色和醇厚的滋味,既适于清饮,又宜于"调饮",调和糖和牛奶。

    "政和工夫"所以能够长期保持它的优质特点,除了自然环境宜于植茶外,选育良种、合理拼配是其重要的因素。它的成品茶以政和大白荼为主体,取其芽壮毫多,水浸出物、多酚类化合物等内含物高于一般小叶种,形成的浓厚鲜爽、富于收敛性的滋味。又适当在以遂应场为中心的小叶种茶树群体中,选制具有浓郁花香特色的茶叶与大白茶相拼配。因此,高级"政和工夫"特别显得形态匀称,毫心显露,品尝之际,香味具佳。

    本文原创,未经东南网茶业频道和茶缘杂志允许,不得转载

  • 施密特下课
  • 张艺兴为小猪庆生
  • 母子被推入铁轨
  • 陕西一水坝溃坝
  • 德国绝杀荷兰
  • 本文:闽红之二政和工夫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tea/hongcha/32841.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闽红之三白琳工夫
    下一篇:如何鉴别红茶的质量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

    Copyright © 2013 CnJi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客服QQ: 3435465768342  沪ICP备19054002号-1 茶叶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