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苑茶品质独具风格,芬芳馥郁,滋味醇厚,被誉为湖北茶中之佳品。
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就选为贡茶。
外形条索环状(环子脚),白毫显露,色泽金黄(略带鱼子泡),香郁高长,滋味醇厚回甘,汤色黄净明亮,叶底嫩黄匀整。
鹿苑茶品质独具风格,芬芳馥郁,滋味醇厚,被誉为湖北茶中之佳品。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就选为贡茶。相传乾隆皇帝饮后,顿觉清香扑鼻,精神倍振,饮食大增,即封鹿苑茶为“好淫茶”。清代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高僧金田来到鹿苑巡寺讲法,品茶题诗,称颂鹿苑茶为绝品。诗云:“山精石液品超群,一种馨香满面熏,不但清心明目好,参禅能伏睡魔军。”古今流传的“清漆寺的水(今湖北当阳县),鹿苑寺的茶”,正是对鹿苑茶的赞语。
冲泡鹿苑毛尖,第一杯当倒掉,喝第二杯、第三杯时,其香味即沁入心脾。另外,如用正宗紫砂茶具冲泡鹿苑毛尖,品时啜会更得其味。
紫砂茶具
宜兴紫砂茶具之所以受到茶人的锺情,除了这种茶具风格多样,造型多变,富含文化品位,以致在古代茶具世界中别具一格外,还与这种茶具的质地适合泡茶有关。后人称紫砂茶具有三大特点,就是“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
紫砂茶具属陶器茶具的一种。它坯质致密坚硬,取天然泥色,大多为紫砂,亦有红砂、白砂。成陶火度在1100—1200摄氏度,无吸水性,音粗韵长。它耐寒耐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用它炖茶,也不会爆裂。因此,历史上曾有“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但美中不足的是受色泽限制,用它较难欣赏到茶叶的美姿和汤色。
目前我国的紫砂茶具,质量以产於江苏宜兴的为最,与其毗邻的浙江长兴亦有生产。经过历代茶人的不断创新,“方非一式,圆不相同”就是人们对紫砂茶具器形的赞美。一般认为,一件姣好的紫砂茶具,必须具有三美,即造型美、制作美和功能美,三者兼备方称得上是一件完善之作。
宜兴紫砂如果以时间来划分的话,紫砂壶大致可以分为明清以前的古壶,和二十世纪以后的近当代壶。1950年至1960年的宜兴紫砂壶,是其中一个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品种,这个时期的紫砂工艺,可以说是紫砂制造工艺能够流传至今、发扬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历经战乱的宜兴紫砂从业者仅存五十多人,而制壶的老艺人更只剩下二十多人。在人民政府的扶持下,老艺人组织起了合作社,恢复了紫砂壶的生产。这个时期出现了朱可心、王寅春、蒋蓉、顾景舟、吴云根、裴石民等一批壶艺大师,这些大师的作品,精品迭出,砂质优良,工艺规范,受到了壶具收藏爱好者的追捧与青睐。宜兴紫砂壶,始于明代正德年间。从此蔚然成风。宜兴紫砂壶是艺术品,它形制优美,颜色古雅。 另一方面,它又是实用品,明清两代,伴随着瓷器的兴盛,宜兴紫砂器艺术也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邵友兰,清道光年间人,是当时的制壶名家之一。也是当代紫砂大师顾景舟先生祖母的前辈人。邵友兰善做仿古器型,尤以“配泥精致,质坚如玉为一绝”。所用印章有椭圆式带边纹的“阳羡邵友兰制”,还有带边的方章“友兰秘制”,小印楷书“友兰”二字,铭刻一般署名“二泉”所作。由于紫砂艺人的印章材料坚固,一般可以沿用若干年,甚至终生都在使用,因此印章款的鉴别是判断紫砂壶作者的一个直接依据。
鹿苑毛尖品质优异,与其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有关。鹿苑寺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有古传的青狮、白象两山为该寺天然卫士,又有云门山麓的锦屏一峰巍巍矗立,颇为壮观,为古刹之天然屏障。登上云门山麓,俯瞰群峰,潺潺龙泉河,犹如玉带回转七曲,逶迤寺前。两岸傍山,茶园分布在山脚山腰一带,满山峡谷中的兰草、山花和四季常青的百年楠树,伴随茶树生长。这里终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红砂岩风化的土壤,肥沃疏松,良好的生态环境,对茶树生长十分有利。
鹿苑寺鹿苑寺,位于远安县城西北七公里处的鹿溪山中。据清同治县志记载:鹿苑寺始建于南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迄今已有770多年历史。相传,古时此地山林中常有鹿群出没,嗷嗷而歌,后有人围苑驯养,久之山名故称为鹿苑山,又名鹿苑寺。寺庙在“文革”期间虽多遭破坏,但其神殿僧舍尚存,至今寺院里仍存有多块历代文人墨客、云游高僧题咏镌刻的诗词歌赋碑文。鹿苑毛尖的鲜叶采摘时间在清明前后15天,采摘标准为一芽一、二叶,要求鲜叶细嫩、新鲜、匀齐、纯净,不带鱼叶、老叶、茶果。采回的鲜叶,先进行“短茶”,即将大的芽叶折短,选取一芽一叶初展芽尖,折下的单片、茶梗,另行炒制。习惯是上午采摘,下午短茶,晚间炒制。
鹿苑毛尖的制造分杀青、二青、闷堆、拣剔、炒干五道工序。
一、杀青:锅温要求160℃左右,并掌握先高后低,每锅投叶量1~1.5公斤。炒时要快抖散气,抖闷结合,时间6分钟左右。炒至五、六成干起锅,趁热闷堆15分钟后散开摊放。
杀青
“杀青”一词来源先秦时代,人们在竹简上写字,但是竹简表面是油质的,不容易刻字,而且容易被虫蛀,所以
杀青就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把竹简放到火上烤,这道工序就叫“杀青”或“汗青”。后来到了秦代,人们用毛笔在竹青上写字,就免了刀刻这道工序,所以定稿的时候只需要削掉竹青,在竹白上写字就行了这一道手续也叫“杀青”。杀青就意味着定稿。现在人们也常用杀青指一部电影拍摄完成,比如:“一路转战甘肃、北京,艰苦拍摄了两个多月的《天下无贼》,昨天傍晚终于杀青”。1.古代制竹简程序之一。将竹火炙去汗后,刮去青色表皮,以便书写和防蠹。《太平御览》卷六○六引 汉 刘向 《别录》:“杀青者,直治竹作简书之耳。新竹有汁,善朽蠹。凡作简者,皆於火上炙乾之。”《后汉书·吴佑传》:“ 恢 欲杀青简以写经书。” 李贤 注:“杀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复不蠧,谓之杀青,亦谓汗简。”
2.古人校书,初书于竹简上,改定后再书于绢帛。后因泛称缮成定本或校刻付印为“杀青”。 南朝 梁武帝 《撰〈孔子正言〉竟述怀》诗:“删次起实沉,杀青在建酉。”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夫 班 马 执简,既五经之罪人,而 晋 宋 杀青,又三史之不若。”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绪言:“既念欲俟全书卒业,始公诸世,恐更阅数年,杀青无日。”一说,古人著书,初稿书于青竹皮上,取其易于改抹,改定后再削去青皮,书于竹白,谓之“杀青”。参阅 明 姚福 《青溪暇笔》。
3.古时造纸方法。参阅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杀青》。
挑剔4.绿茶加工制作的第一道工序,把摘下的嫩叶加高温,抑制发酵,使茶叶保持固有的绿色,同时减少叶中水分,使叶片变软,便于进一步加工。绿茶的加工分为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5.影视剧制做。"杀青"一词现在多用于影视作品的制作上,经常会看到"某某片于今日杀青"的说法,这实际上是一部影视作品完成了前期的拍摄工作,开始步入到后期制作阶段的说法,和"杀青"一词是茶叶的初制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是非常有关联的.
二、二青:炒二青锅温100℃左右,炒锅要磨光。投入湿坯叶1.5公斤左右,适当抖炒散气,并开始整形搓条,要轻搓、少搓,以防止产生黑条,时间约15分钟,当茶坯达七、八成干时出锅。
炒干三、闷堆:闷堆是鹿苑毛尖品质特点形成的重要工序。茶坯堆积在竹盘内,拍紧压实,上盖湿布,闷堆5~6小时,促进黄变。四、拣剔:主要剔除扁片、团块茶和花杂叶,以提高净度和匀度。
五、炒干:炒干温度80℃左右,投叶量2公斤左右,炒到茶条受热回松后,继续搓条整形,应用螺旋手势,闷炒为主,借以保持茶条环子脚的形成和色泽油润。约炒30分钟,达到足干后,起锅摊凉,包装贮藏。
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揉捻时间、茶叶含水量、闷堆温度和闷堆时间对鹿苑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叶含水量、闷堆温度和闷堆时间对茶多酚和叶绿素含量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而闷堆温度和闷堆时间对蛋白质、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影响不显著;茶叶含水量、闷堆温度和闷堆时间之间两两交互作用对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大;茶多酚和叶绿素含量随茶叶含水量、闷堆温度和闷堆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应用L*a*b*表色系统描述干茶和茶汤色泽,随着茶叶含水量、闷堆温度和闷堆时间的增加,干茶和茶汤a*为负值,均呈上升趋势;干茶和茶汤b*均为正值,茶汤b*呈增加趋势,干茶b*变化趋势不明显。结合感官审评结果、品质成分和色泽分析,鹿苑茶最佳闷堆条件为:茶叶含水量40%左右,闷堆温度35℃左右,闷堆时间7h左右。
鹿苑毛尖通过在鹿苑黄茶加工中分别进行 15min ,6h ,9h ,12h闷堆与不闷堆处理的比较 ,分析其主要滋味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 ,闷堆过程中 ,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加剧 ;氨基酸总量在闷堆前期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闷堆 9h后茶多酚和氨基酸均有显著下降 ,并有少量茶黄素和茶红素产生 ;咖啡碱含量变化不明显。表明相同条件下 ,闷堆时间是黄茶滋味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 ,黄茶浓醇鲜爽滋味主要是闷堆过程中多酚类物质和氨基酸协调变化所致。黄茶闷堆时间以 6~ 8h为宜。黄茶因鲜叶原料嫩度差异而有黄大茶和黄小茶之分 ,但无论何种黄茶 ,闷堆都是形成其黄汤黄叶、醇厚鲜爽品质的关键工序。在黄大茶闷堆过程中 ,茶叶内含成分发生很大变化 ,叶绿素含量因热化而引起的氧化、降解、置换等被破坏近 6 0 %,使绿色减少 ,黄色显露 ,同时儿茶素类在闷堆中大量减少 ,而水溶性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变化并不大 ,氨基酸含量有所增加[1] 。黄小茶因原料嫩度较好而在闷堆时间、方法上与黄大茶有较大区别 ,而且 ,相同工艺、相同闷堆条件下 ,不同闷堆时间对黄茶滋味物质的影响 ,尚未见过报道。
鹿苑毛尖,属黄茶类,产于湖北省远安县鹿苑寺。
黄茶是我国特产茶类,生产历史悠久,唐朝时就成为贡品,但真正大量生产发展是一九五四年以后。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从炒青绿茶中发现的。黄茶的制作与绿茶相似,但多一道闷堆工序。由于闷堆,茶叶发酵,故属于发酵茶类。其得名于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而叶色变黄,因此具有黄汤黄叶的特点。有代表性的黄茶具有茶身黄,汤色黄,味甘鲜爽的特点。黄茶制造历史悠久,有不少名茶都属此类。
黄茶按制茶原料老嫩分为:
君山银针
产地湖南、属芽茶,因茶树品种优良,树壮枝稀,芽头肥壮重实,每斤银针茶约2.5万个芽头。君山银针风格独特,岁产不多,质量超群,为我国名优茶之佼佼者。其芽头肥壮,紧实挺直,芽身金黄,满披银毫,汤色橙黄明净,香气清纯,滋味甜爽,叶底嫩黄匀亮。根据芽头肥壮程度,君山银针产品分特号、一号、二号三个档次。用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冲泡君山银针时,可以看到初始芽尖朝上、蒂头下垂而悬浮于水面,随后缓缓降落,竖立于杯底,忽升忽降,蔚成趣观,最多可达三次,故君山银针有“三起三落”之称。最后竖沉于杯底,如刀枪林立,似群笋破土,芽光水色,浑然一体,堆绿迭翠,妙趣横生,历来传为美谈。且不说品尝其香味以饱口福,只消亲眼观赏一番,也足以引人入胜,神清气爽。根据“轻者浮,重者沉”的科学道理,“三起三落”是由于茶芽吸水膨胀和重量增加不同步,芽头比重瞬间变化而引起的。
蒙顶黄芽
产地四川,其品质特点是外形扁直,色泽微黄,芽毫毕露,甜香浓郁,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全芽,嫩黄匀齐,为蒙山茶中的极品。
北港毛尖
北港毛尖,以注册商标“北港”命名,属黄茶类,产于湖南省岳阳市北港。
毛尖茶采制工艺:北港毛尖鲜叶一般在清明后五六开开园采摘,要求一事情毛尖原料为一芽一叶,二、三事情毛尖为一芽二、三叶。抢晴天采,不采虫伤、紫色芽叶、鱼叶及蒂把。鲜叶随采随制其加工方法分锅炒、锅揉、拍汗及烘干四道工序。
北港毛尖的品质特征:外形呈金黄色,毫尖显露,茶条肥硕,汤色澄黄,香气清高,滋味醇厚,甘甜爽口。
君山银毫
君山银毫君山银毫,以注册商标“君山”命名,为黄茶类针形茶。唐宋时,以其形似鸟羽,称黄翎毛、白鹤翎;清代,因其有白色茸毛,称之为白毛尖。产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君山岛。沩山毛尖
沩册毛尖,产于湖南省宁乡县水沩山的沩山乡。
沩山毛尖的制作工艺: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无残伤、无紫叶的鲜叶,经杀青、闷黄、轻揉、烘焙、熏烟等工艺精制而成。其中熏烟为沩山毛尖的独特之处。
成茶品质:外形微卷成块状,色泽黄亮油润,白毫显露,汤色橙黄透亮,松烟香气芬芳浓郁,滋味醇甜爽口。叶底黄亮嫩匀。
鹿苑毛尖
鹿苑毛尖鹿苑毛尖,属黄茶类,产于湖北省远安县鹿苑寺。蒙山黄芽
蒙山黄芽,以蒙山牌注册商标名世(蒙山黄芽与古今名茶蒙顶黄芽为同一品种,因生产厂家注册商标不同,故茶名有“山”与“顶”之别),产于四川省名山县蒙顶山山区。
蒙山黄芽的采制工艺:以每年清明节前采下的鳞片开展的圆肥单芽为原料,经过一杀青、两色黄、一堆放、三复锅、二烘焙等制作工艺。
蒙山黄芽的品质特征:芽条匀整,扁平挺直,色泽黄润,全毫显露;汤色黄中透碧,甜香鲜嫩,甘醇鲜爽;叶底全芽嫩黄。是黄芽类名茶极品。
霍山黄芽,产于安徽省霍山县,因用细嫩芽叶、经闷黄工序制成,故此得名。属黄茶类极品名茶。产地分布于该
霍山黄芽县大化坪金鸡山的金刚台、金鸡‘土+当’、乌米尖、漫水河与金竹坪等地,以金刚台所产品质最佳。听曲品茗可养五脏。
唐代以前,我国已有以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心、肝、脾、肺、肾五脏的音乐治疗理论,正如《晋书·律历》中所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侧隐而仁发;闻其徵声,使人乐善而好施;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辟经音辨》也记载:“乐,治也。”据说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中药,用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音乐可以通过心理效应而达到养生保健作用。人有五脏——肺、肝、肾、心、脾,不同的脏器有不同的特征,按照中医的理论分属金、木、水、火、土;古代音乐分商、角、羽、徵、宫来对应上面所说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不同的脏器可以用不同的音乐来调理。
品茶养肝:商音羽音加绿茶肝喜欢爽朗、豁达,如果长期生闷气,容易产生肝郁气滞。
不适的症状:抑郁、易怒、乳房腹痛、口苦、痛经、舌边溃疡等。
推荐曲目: 《胡笳十八拍》,肝顺需要木气练达,这首曲子中属于金的商音之素稍重,刚好可以克制体内过多的木气,同时曲中婉转地配上了较为合适的属于水的羽音,水可以很好地滋养木气,使之柔软、顺畅。
最佳听曲时间:19时~23时。这是一天阴气最重的时间,可以克制肝气,利用旺盛的阴气滋养肝。
相伴茶品:绿茶,可以稍加一点白茶(如银针白毫;白牡丹;贡眉;白牡丹;寿眉等)。
养心:徵音羽音加红茶
心是人体中最劳累的器官,一刻不停地搏动,向全身运送血液。
不适的症状:失眠、心慌、憋气、胸痛、烦燥等。
推荐曲目: 《紫竹调》,心气需要平和,这首曲子中运用属于火的徵音和属于水的羽音配合很独特,补水可以使心火不至于过旺,补火又可使水气不至于过凉,利于心脏的功能运转。
最佳听曲时间:21时~23时,平心静气最好的时候。
相伴茶品:红茶,加少量绿茶。
养脾:徵音宫音加黄茶
脾是人体造血器官,也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所有的能量来源。
不适的症状:腹胀、腹泻、肥胖等;
推荐曲目: 《十面埋伏》。脾气需要温和,这首曲子中运用了比较频促的徵音和宫音,能够很好地刺激我们的脾胃使之在乐曲的刺激下,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
最佳听曲时间:进餐时或餐后一小时内。
相伴茶品:黄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北港毛尖;鹿苑毛尖;霍山黄芽等),加少量红茶。
鹿苑毛尖养肺:宫音徵音加白茶肺是我们的呼吸器官。
不适的症状:咳嗽、鼻塞、气喘、感冒等。
推荐曲目: 《阳春白雪》。肺气需要滋润。这首曲子曲调高昂,包括属于土的宫音和属于火的徵音,一个助长肺气,一个平衡肺气,再加上属于肺的商音,可以通过音乐把你的肺从里到外彻底梳理一遍。
最佳听曲时间:15时~19时。
相伴茶品:白茶,加少量红茶或黄茶。
养肾:五音俱全加黑茶
肾是排泄器官。
不适的症状:面色暗、尿频、腰酸、性欲低等。
推荐曲目: 《梅花三弄》。肾气需要蕴藏,这首曲子舒缓合宜的五音搭配,不经意间运用了五行互生的原理,反复地、逐一地将产生的能量源源不断输送到肾中,一曲听罢,神清气爽,倍感轻松。
最佳听曲时间:7时~11时。
相伴茶品:黑茶(湘尖、湖南黑茶;老青茶;四川边茶等),加少量白茶。
《鹿苑茶闷堆工艺研究》 周继荣 陈玉琼 孙娅 倪德江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闷堆对黄茶滋味影响的研究》 龚永新 金华君 茶叶科学
《鹿苑茶加工过程品质变化的研究》 周继荣,陈玉琼,孙娅,袁芳亭,倪德江 中国茶叶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鹿苑茶加工过程中品质的变化》 周继荣,陈玉琼,孙娅,袁芳亭,倪德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本文:鹿苑毛尖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tea/huangcha/120047.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2015年精品黄茶品牌销量排行榜
下一篇:蒙顶黄芽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