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九茗茶茶叶知识网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2日
每一种茶叶的产生,背后都有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沩山毛尖也不例外。唐代开始出现的沩山毛尖与信仰物-佛教息息相关,我们一同穿越感受这段故事。
沩山毛尖的传说
传说沩山毛尖茶与密印寺有着不解之缘。相传唐代密印寺内有一个老禅师善于制茶,并能识别何处土壤宜茶,何处产茶最好,并始创沩山茶。上世纪60年代,曾发现密印寺大佛殿中大佛体内藏有茶叶30余斤,揭开时清香扑鼻,令人惊奇。这是“茶禅一味”的生动见证,可见茶在佛教中的地位。在精神境界上,禅讲究清静、静虑、修身,以求得智慧,开悟生命。禅宗认为茶是被药用之作物,它的性状与禅的追求境界十分相似,于是“茶意禅味”融为一体。饮茶成为至高宁静的心灵境界,也成为禅的一部分。从唐代开始,密印寺的和尚就有种茶供佛的传统。沩山茶从此出现。
沩山毛尖的史实
沩山产茶历史悠久,远在唐代就已著称于世,清同治年间(1 862—1874)《宁乡县志》载: “沩山茶,雨前采摘,香嫩清醇,不让武夷、龙井。商品销甘肃、新疆等省,久获厚利,密印寺院内数株味尤佳……。” 上世纪60年代发现密印寺大佛像体内存有茶叶三十余斤,可见茶叶在佛祖中的地位,是“茶佛一味”又一生动见证。50年代,毛泽东主席品尝沩山毛尖后,托工作人员写信向沩山乡致谢。刘少奇主席生前把沩山毛尖作为家乡茶,款待国内外友人。华国锋同志题词称“沩山毛尖,具有独特风格”。
本文:沩山毛尖的历史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tea/huangcha/14033.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