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认为,癌症的发生至少分为3个阶段,即:启动阶段(initiation)、促进阶段(promotion)和发展阶段(progression)。由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和吸收UV光的能力,它们对致癌过程的这三个阶段都有阻抑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属于酚类物质,可熬合金属离子,从而有效抑制由痕量金属离子参与催化的脂质过氧化过程;同时,黄酮类物质作为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淬灭剂,能够有效地阻止脂质过氧化引起的细胞破坏,可以防止细胞损伤和,起到防癌抑癌的作用17。
苦荞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突变效果也是很显著的。由于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上的特殊之处,它可以吸收紫外光线,于是它们可以保护细胞DNA免受UV引起的损伤17。茶多酚也具有抗突变及抗癌作用〔9〕。类黄酮还能熄灭DNA临近产生的自由基。另有研究显示,类黄酮的这种自由基熄灭作用在其γ-射线照射的保护效果中起主要作用;有也已被证明可保护鼠微核网状细胞免受Δ-射线的损伤,它们包括槲皮素、椹非醇、芦丁、圣草酚(eriodictyol)以及木樨黄素(luteolin)。还有人发现,含有经过磺化黄酮或黄烷酮的药物、化妆品可以保护皮肤不受紫外线辐射的影响,防止皮肤癌的发生11。
此外,苦荞所含的生物类黄酮还能够减轻甚至消除一些化学致癌物的致癌毒性,如:山奈素和芦丁可有效抑制黄曲霉毒素B1的致癌性;饲喂含有5%槲皮素(quercetin)的饲料可使DMBAS(7,12-二甲基苯蒽)诱发的小鼠乳腺癌几率降低48%;槲皮素还可以抑制氧化偶氮醇诱发的大鼠直肠癌的发生17。
有关使用剂量方面的报道还不一致。在对于“法国奇异”现象的调查中显示7,每天摄入黄酮类化合物达到19mg以上的人的癌症死亡率和日摄入量在19mg以下的相比,较少了75%;另从免疫学角度研究,黄酮摄入量从2.6mg/d~68.2mg/d的人群,其癌症死亡率与摄入量无关;即使摄入2.6mg/d就能够表现出活性。目前存在个别认识尚不一致,有的地方结论甚至还是相反的,如同样是在痕量的水平上,有些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外实验中显示出具有诱导和促进癌症发生的作用;在体内实验中却是良好的癌症预防剂。
本文:苦荞茶预防癌症作用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tea/kuqiaocha/42749.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苦荞茶适合那些人群
下一篇:苦荞茶到底有没有副作用?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