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毛峰古称"雁茗",相传在晋代由高僧诺讵那传来。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几次考察雁荡,雁茗之名开始传播四方。明代,雁茗列为贡品,并被列为"雁山五珍"之一。据朱谏的《雁山志》记载:"浙东多茶品,而雁山者称最"。清代光绪年间,雁茗名声更胜。据《瓯江逸志》载:"瓯地茶,雁山为第一",可见雁茗在当时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在当地茶农的精心培育下,雁荡毛峰品质不断提高,获得浙江省名茶称号。
雁荡毛峰雁荡毛峰最早的时候又称"猴茶",猴茶的意思,就是猴子在悬崖峭壁上采得的茶叶,一般而言人难以攀登行走的悬崖峭壁上长出的茶叶,品质常常是十分优异的,雁荡山悬岩似柱,峻峰如锥,正是产好茶的地方。在《清稗类钞》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温州雁荡崖有猴茶,有猴每至晚春,辄采高山茶叶,以遣山僧,盖僧常于冬时知猴之无所得食,以小袋米投之,猴之遣茶,所以为答也。"这是关于雁荡毛峰的茶名传说,而关于雁荡山茶的由来,在民间有老龙赐茶的神话。
相传开山祖诺讵那住在龙湫时,一日忽遇一个白须老人,对他说:"感谢神师的恩德,使我得以安居。"诺讵那问:"老人尊姓,家居何处?愿日后相见。"老人答:"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若要相见,就在明晨。"诺讵那一觉醒来,原是一梦。第二天清晨,他走出家门,站在龙湫背上向四周细看,但见龙湫上端,龙头哗哗吐水,远处山边有龙尾隐约摇摆,转瞬消失,方知梦中老人是老龙的化身。他回到家中,见庭中一株大茶树,枝繁叶茂。此后正如老翁所言,日来日发,终年饮用不尽。从此,雁荡山有了茶树繁殖。
本文:雁荡毛峰的历史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tea/lvcha/234179.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雁荡毛峰的储存方法
下一篇:青城雪芽的功效与作用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