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人社部发布的公告中,有一个新职业引起了酒业的关注:酒体设计师。这个听起来颇为神秘的职业与酒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
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
据了解,酒体设计师在酒类的酿造中,主要是以消费市场为导向,应用感官鉴评技能与科学分析结果对原酒与调味酒组合特性进行分析与综合评判,给出产品配比方案以生产特定风格酒类产品。
通俗点说,就是将同一类型、不同特点的酒,按统一的特定标准进行综合平衡以达到预期的风味口感,调味后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酒的品质,赋予其独特的风味内涵。
这一环节,可以说是酒类酿造中“画龙点睛”的核心环节,酒体设计师则是这环节中的核心人物。
酒体设计师需要时刻保持着灵敏的嗅觉和味觉,在平时生活中要有高度的自律。比如为保持味蕾的灵敏度,饮食上只能选择清淡的食物;如果是女性酒体设计师,平时甚至不能使用带有香味的护肤品和化妆品,以免干扰嗅觉。
化普通为神奇:
酒体设计是一门充满“艺术感”的技术
有人认为,酒体设计是一个充满“艺术感”的职业,能化普通为神奇。
好酒不仅是酿出来的,也是调出来的。酒体设计重在勾兑、调味和品评,不管是白酒、啤酒、露酒、保健酒、鸡尾酒等酒类都要经过精心勾兑、调味与品评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直至到达消费者口中。
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饮食文化、消费层次等的差异都会决定了酒体的多样性、差异性的消费需求。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明显的区域性饮酒风格特征:比如东南沿海,由于气候较潮湿炎热,饮酒风格以清淡为主;东部、南部地区喜欢饮用低度酒;西部、北部地区喜欢饮用高度酒;东南部以清淡、绵软为主;西北、西南部以香浓、醇甜为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特定的、个性化的口感需求。
对于这类消费群体,酒企就需要有针对性的提供产品定制化服务。这就要求酒体设计师对于酒类产品本身的风格特征、口味偏好等都要更加灵活掌握,生产出更多有创造性的酒类产品。
例如,中国白酒泰斗沈怡方老先生曾经对酒鬼酒的馥郁香型给予了这样的高度评价:“虽然现在的香型比较多,但归根到底主要还是浓、清、酱,而酒鬼酒将这三大香型集于一身,创造了馥郁香型,这是一个创新”。酒鬼酒在“馥郁香型”这个创新品类的加持下,市场业绩持续向好,最新数据显示营收同比增长16.5%,品牌价值高达396.43亿元。
而江小白在低度小瓶酒市场上率先抓住80、90后消费者,靠着标志性的表达瓶(酒精度40度)、针对餐饮渠道的地推团队以及大量线上线下的营销投放,卖出了一瓶瓶低度的清香型白酒,一步步迈入年收入30亿元量级。
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
酒体设计师能否成为未来的高端职业?
酒体设计师,听起来就高端大气。实际上,酒体设计师在不少名酒企业中确实属于高端岗位。
对于产品来说,酒体设计师可以看作是投放市场的最后的把关者、最重要的产品设计者。所以,酒体设计需要综合某类酒的理化性质、风味特征、市场需求、各地区消费者的喜好、饮食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对酒类产品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搭配,使之达到具有某种典型风格和个性特征。
这门学问要求能够针对客户需求,快速、高效地开发新产品、改善老产品,突出产品个性,进而更为精准地满足市场消费需求,自然会受到酒企重视。
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
同时,酒体设计师也属于稀缺人才。作为市场、技术的关键链接点,酒体设计师担任着白酒产品创意专家的角色,一方面需要市场洞察,一方面拥有产品技术,形成市场、技术“双核竞争力”,这是每个酒企都离不开的人才。
总体来说,现今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更注重口感与体验,而白酒作为风味食品,酒体设计师担任着用产品与消费者沟通的重任。物以稀为贵,将来这个职业可能在人才需求上出现缺口,未来发展也值得被看好。
本文:酒业这个神秘的新职业,未来能否大有可为?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techan/jiuxinwen/281335.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月内两度涨价 国窖1573经典装终端结算价上调40元/瓶
下一篇:ST椰岛:因酒类收入大幅增加 预计去年盈利2000万到2800万元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nfood365 搜索关注食品行业今日热点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