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兰弘泡茶用水
发布时间:2013-09-24 20:09:15
讲到泡茶用水,让我们翻开《茶经》580页从“茶的冲泡”开始认识:喝茶人人都会,但要冲泡得法,并非易事。茶叶冲泡大有学问,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或冲泡技术不一,泡出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而且差异非常明显。
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的冲泡(沏茶)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唐代,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就总结了煮茶用水的经验:“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明代田艺蘅在《煮泉小品》中说:“茶,南方嘉木,日用之不可少者,品固有嫩恶,若不得其水,且煮之不得其宜,虽佳弗佳也。”可见,要真正泡好茶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
要泡好一壶茶或一杯茶,既要讲究实用性、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
所谓“实用性”,就是要从实际需要与条件出发,可以是冲泡一杯普通的“大碗茶”,也可以是冲泡一壶高贵的名茶;所谓“科学性”,就是要了解各类茶叶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冲泡技术,使茶叶的固有品质能充分地表现出来;所谓“艺术性”,就是要选用合适的器皿以及优美的、文明的冲泡程序与方法等。总之,要掌握好茶叶的冲泡,重点是要选择适宜的泡茶用水与器皿;同时,要学会科学的冲泡技术。
(一) 泡茶用水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明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也谈到:“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可见水质能直接影响茶汤品质。水质不好,就不能正确反应茶叶的色、香、味,尤其对茶汤滋味影响更大。杭州的“龙井茶,虎跑水”,俗称杭州“双绝”。“蒙顶山上茶,扬子江心水”,名扬遐迩。名泉伴名茶,真是美上加美,相得益彰。
1、 对泡茶用水的认识
在历代古茶书中,有不少篇章和专著论及茶与水的关系,其中有代表性的有上面提到的唐代陆羽《茶经》中的“五之煮”,还有唐代张又新的《煎茶水记》,宋代欧阳修的《大明水记》和叶清臣的《述煮茶小品》,明代徐献忠的《水品》田艺蘅的《煮泉小品》,清代汤蠢仙的《泉谱》和陆廷灿的《续茶经》中“五之煮》等等。古人对泡茶用水的选择,归纳起来,其要点如下:
一是水要甘而洁。宋蔡襄在《茶录》中说:“水泉不甘,能损茶味。”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指出:“水以清轻甘洁为美。”王安石还有“水甘茶串香”的诗句。
二是水要活而清鲜。宋唐庚的《斗茶记》记载:“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明代张源在《茶录》中分析得更为具体,指出:“山顶泉清而轻,上下泉清而重,石中泉清而甘,砂中泉清而冽,土中泉淡而白。流于黄石为佳,泻出青石无用。流动愈于安静,负阴者胜于向阳。真源无味,真水无香。
三是储水要得法。如明代熊明遇在《罗
施密特下课张艺兴为小猪庆生母子被推入铁轨陕西一水坝溃坝德国绝杀荷兰
本文:雪兰弘泡茶用水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zhishi/19215.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冰茶冲泡法
下一篇:瓷杯泡饮法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