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中的炉。
炉在日本不同茶道中的地位是不同的。抹茶道以风炉、 地炉置釜烧水点茶,重点不在炉;但煎茶道重在“煎”字上,就 离不开对炉的研究。说来也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喜欢在山 林溪涧边汲泉烹茶,如“红炉爨霜枝”、“红炉炭方炽”、“寒炉 对雪烹”等诗句,我们是很熟悉的。在一些古画中,也常有一 童子对炉扇火。陆羽在《茶经》中,把炉列为茶器之首。宋代高 濂写的《遵生八笺》中,列茶具为16种。他把竹风炉称为“苦节 君”,认为16种茶器必须有个首领,因为竹有贞心雅操,能让 其他茶具信服。明代屠隆的《考 馀事》,列茶器27种,为首者 也是苦节君。
曰本煎茶道很重视风炉,风炉又称火炉、 炉、茶炉、瓦 炉。茶炉放在醒目的位置上,有一种威严感,它朴素的色泽和 造型,又有一种亲切感。它可用黄铜或生铁铸成,也有用白 泥、朱泥塑成,还有用瓷土烧成的,最早称为“隐元炉”。炉分 炉头、炉身、炉脚、风门、炉舌、炉饰等部分。
炉头为平的,或有三个突起点支撑釜,这种炉式称“一文 字炉”,这三个突起点的造型是有变化的。另一种“三峰炉”, 炉头呈三个尖角,支撑釜的三个点设在炉膛内。
炉身有圆筒、四角、六角、太鼓、子母、竹节、花瓣、鬼面式 诸种。上面讲炉头呈三个角的就是鬼面式的炉头,其他都是 平的。太鼓式,就是在公园中可以见到的石鼓凳式样。子母式 就是上大下小,风门开在下面一截的炉式。另一种传自中国 的铁铸的是鬼面炉,在中国《长物志》里记载了这种炉。它状 如一个去了头顶盖的入头,炉身上突起鬼怪猛兽的鼻眼,下 面一张大口便是风门,再下面是三只鼎立的角状炉脚。炉脚有平底、三足、四足之分。
风门是调整火头的,也是出炭灰的地方。形状有方、圆、 “亚”字形以及椭圆、长方、扇、知足、木瓜、开唇、宝珠形等。知 足形就是方形,在外边加上字,可以念成“唯吾知足”。有的一 只炉子上有上下一大一小、式样不一的风门,而且风门的位 置不一样,有的还有双重的风门。
风门下是炉舌,视装饰情况有不同的选择。
炉身的装饰包括浮雕、刻镂、绘制等多样,要和整个茶室 茶道协调统一。有很多是在炉身上题字,如“引动清风度山 林”、“自扫桐阴置瓦炉”、“汲泉闲品故园茶”等,有的只题两 个字,如“协春”、“帚雪”。有名的茶炉下有创作者的签名和 押印。
炉的外面有炉围,曰本煎茶道称为“韦鸿胪”。用竹片或 铁丝制成,很像个扣住炉子的鸟笼子,目的是保护风炉,也不 让炉灰随便散开。
炉子放置炉台上,炉台是扁的,形状和炉身配合,也多种 多样。
曰本抹茶道放在风炉上的是釜,煎茶道放的是像壶一样 的有把有嘴的茶道具,叫汤瓶。有趣的是,这是一个历史的误 会。日本煎茶道小川后乐家元多次说我到中国各地考察几 十次了,才弄明白日本最早是把中国人用来熬药的砂药罐当 成了煎茶器,一直用到了现在,也只好将错就错了。”它刚传 入曰本时,称为“急须”,分横手、上手两种,大小如一个小南 瓜。上手的汤瓶和中国浙东一带的黑瓦壶一个样。日本汤瓶 的质地有泥、白银、锡、黄铜。
本文:日本茶道中的炉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chaj/gongyi/115882.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最方便的茶具、最可口的味道
下一篇:茶人和茶具的关系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