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人们饮的主要是饼茶,在饮茶前先得将饼茶碾成细末, 方可煎茶,否则很难将茶汁煎出来。茶碾的作用,就是将饼茶碾成 细末,所以,它是煎茶用的一种器具。出土于河南偃师唐代崔防墓中的瓷茶碾,按墓主葬于唐武宗会昌二年(公842年)计算,迄今已有1150多年的历史了,是迄今实难觅见的茶具珍宝。
这件唐瓷茶碾,由碾槽、碾轴两部分组合而成。碾槽整体呈长方形,中部有一窄长弧形的沟槽,碾茶时能使碾轴在沟槽内来回转动。沟槽长22.0厘米,宽4.1厘米,深2.8厘米。槽身两侧外壁用细线浅划花鸟及飞天花纹。碾轮,陆羽在《茶经》中称其为“堕”,呈 车轮形,中间厚,边缘薄。轮径9.5厘米,最厚处1.6厘米。碾轮中 部有一圆孔,可穿轴木,用手推拉,使碾轮来回转动,将饼茶碾成细 末。可惜出土时,轴木巳无存。
唐代诗人元稹《茶〉诗曰广茶。香味,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 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 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诗中谈到煎茶时, 用白玉雕琢的碾把饼茶碾成末,用红纱茶罗过筛,再入茶铫煎茶, 注入茶碗,茶汤泛起黄花“饽沫”,终成清香美茶。碾是唐、宋及其以 前煎饼茶不可或缺的重要器具。从出土瓷茶碾的墓葬分析,墓主属 唐代中下层官吏。这件瓷茶碾,与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 宫廷用的鎏金壶门茶碾相比,无论是做工和造型,还是原料和饰 纹,都要略逊一筹;但与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提及的民间茶碾,用橘木制成,其次为梨、桑、柘木制成相比,又略胜一筹,是一件 颇有代表性的碾茶用具。
本文:唐瓷茶碾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chaj/zhishi/113090.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