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棠式瓷碗已千年以上。
海棠式瓷碗为仿生造型。敞口,斜腹,圈足外撇,通高10.8厘 米,施青黄色釉。碗壁从上而下,有浅楞四条,碗口处略内收。腹壁 呈弧形下收。圈足,底部有花瓣形缺口。整体线条流畅,造型丰满, 色泽圆润,如一朵怒开的四瓣海棠花。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海棠,因在秋天开花结果,所以又称秋海棠。因海棠的“棠”与 “堂”谐音,因此,古人寓意海棠为“富贵满堂'“金玉满堂”,以致海 棠花常被作为碗、洗、杯等饮茶器具的造型,以示“吉祥”之意。这种 情况,在越窑生产的茶具中,特别是从晚唐到五代的越窑制品,屡 见不鲜。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明确指出:“碗,越州上”,与其他 窑相比,越窑制品有三大特点,即“越瓷类玉”,“越瓷类冰”,“越瓷青而茶色绿。陆羽将越瓷茶碗奉为第一,足见越窑在当时的地位。 直到明、清,仍有人感叹越瓷是广李唐越器人间无!
据陆羽《茶经》记载,碗是唐时人们饮茶的主要器具,当时流行 敞口碗。到晚唐时,碗的形式日益增多,有海棠式碗、葵瓣口碗、荷 叶形碗,等等。而陆羽主张茶碗“口唇不卷,底卷而浅”,这也是为适 应饮茶之需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品种吧!
本文:唐越窑海棠式瓷碗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chaj/zhishi/113351.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