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茶具 > 茶具知识

唐偃师铜匝

发布时间:2015-08-30 12:06:51

为河南偃师杏园唐代墓出土的随葬品之一。墓主为李归厚,葬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距今已有1100多年。铜匦属煎茶器具,主要用来舀水。

这件铜匦,钣金制作,由腹、嘴、足组合而成。腹呈盆状,口为四片花瓣组成的圆形,内外壁有鸿雁和缠枝花叶纹,鎏出金花。嘴短,呈簸箕形。腹下焊圈足。铜匦通高为6.4厘米,腹和流的

总长(横宽“9.6厘米,足径8.8厘米。它与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的鸿雁折枝花纹银匦的形制基本相似。

,乃是古代的一种盥器,它形如瓢,有足或圈足,并有流嘴八錾,通常用青铜制成。这件河南偃师出土的唐铜匦,是一只盛水或舀水容器,在陆羽《茶经^四之器》中称之为“熟盂”,用它“以贮熟水,或瓷,或沙,受二升”。可见,唐时也有用瓷制或陶制的匦。匦的用法,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记载得很详细:水“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余”。就是说水初沸时,放适量盐调味,并试味。而“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夹环激汤心”,再用“则”量茶末从漩涡中心投下,等 到水滚得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陆羽将用 瓢舀出的茶汤,称之为“隽永”,乃是茶味至美之意,可把它贮在“熟 盂”里,即在匦里,“以备育华救沸之用”。说可用囤中之茶汤抑止沸 腾,孕育精华。可见,铜匦,即铜熟盂,当为唐及唐以前煎茶时舀水 器具。宋代开始,由于点茶法逐渐代替了煎饮法,这样使得这种 茶具开始消失。而这件铜匦的出土,不但为唐时兴盛的煎茶法饮茶 提供了佐证,而且还为中国饮茶发展过程中的特定茶具提供了实 物,进而丰富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 施密特下课
  • 张艺兴为小猪庆生
  • 母子被推入铁轨
  • 陕西一水坝溃坝
  • 德国绝杀荷兰
  • 本文:唐偃师铜匝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chaj/zhishi/113352.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唐越窑海棠式瓷碗
    下一篇:唐西安老寻家茶社瓶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

    Copyright © 2013 CnJi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客服QQ: 3435465768342  沪ICP备19054002号-1 茶叶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