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茶具 > 茶具知识

唐偃师九曲花瓣银茶匙

发布时间:2015-08-30 12:07:02

在河南偃师唐代李景由墓中,出土了不少随葬品,茶具是随葬 品中重要的一类,其中有一件称作九曲花瓣银茶匙的,是唐代煎茶 时取茶末、搅茶汤的用具。据,墓主李景由葬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距今已有1260年的历史。茶匙是唐、宋及其以 前煎茶时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具。

这件九曲花瓣银茶匙,通长24.4厘米,从上向下看呈九曲花 瓣状,柄扁而长,末端呈凫头形。器表有鱼子纹,并錾有花枝图案, 枝蔓生态自如。匙内光洁,明亮照人,显示了很高的工艺制作水平。 与九曲花瓣银茶匙出土于同一地方崔防墓中但相差百年的另一件 银茶匙,也是不可多得的唐代煎茶器具。据,墓主崔防葬于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表明该银茶匙当有1150余年的历史。这件银茶匙,通长27.6厘米,匙面宽4.3厘米,柄扁长稍弯曲,上宽下窄,柄端近似三角形,面稍隆。匙部楠圆微凹。整件银茶匙虽无花纹錾刻,但做工精细,工艺考究。宋,蔡襄《茶录》云茶匙要重,拂击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所以,用银做成茶匙,虽不及宫廷金制的为贵,但与民间以铁制的相比,自然也是上品了。

茶匙,唐、宋时用于取茶末,搅茶汤。因当时人们普遍饮用饼茶,茶饼经过炙、碾、罗以后,变成细末,再用匙(陆羽《茶经》中称为“则”)取茶末放入水里煎煮。但茶末在水里煎煮有一定要求。按陆羽所述,煎茶之7欠,煮到水面泛泡如“鱼目”时,为“一沸”。此时需适量加些食盐调味。水面四边涌泡如“连珠”时,为“二沸”。此时,才用“则”,即量茶末的小勺,取茶投入沸水的中心部位,轻缓搅动。唐^秦韬玉《采茶歌〉中的“搅时绕箸天云绿”,说的就是茶末入水泛绿,以箸(筷)搅动,茶随水旋,犹如绿云绕箸而转的情景。唐咸用的《谢僧寄茶》也有相似描述半匙青粉搅潺,绿云轻绾湘娥鬟。”这里广青粉”指的是茶末。取半匙“青粉”投入沸水中搅动,水似潺溪瘫,茶似天上飘动的绿云,又如“湘娥”头上轻盈欲堕的发髻。这里,它从一个侧面,说出了茶匙是唐人煎茶不可或缺的器具。煎茶时,既用匙取茶末,又用匙搅茶汤,还可增加煎茶的情趣。不过从唐代的茶史记述来看,其主要用途是用来取茶末。

  • 施密特下课
  • 张艺兴为小猪庆生
  • 母子被推入铁轨
  • 陕西一水坝溃坝
  • 德国绝杀荷兰
  • 本文:唐偃师九曲花瓣银茶匙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chaj/zhishi/113355.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北齐白釉莲瓣纹罐
    下一篇:清素面六方壶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

    Copyright © 2013 CnJi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客服QQ: 3435465768342  沪ICP备19054002号-1 茶叶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