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茶艺文化

走进三道茶文化

发布时间:2019-05-20 17:21:31

在苍山之麓、洱海之滨的白族,对饮茶十分讲究,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饮茶方式。自饮茶多为雷响茶.婚礼中为两道茶、招待宾客一般用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白族称它为“绍道兆”。这是一种宾主抒发感情,祝愿美好,并富于戏剧色彩的饮茶方式。喝三道茶,当初只是白族用来作为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如今,应用范围已日益扩大,成了白族人民喜庆迎宾时的饮茶习俗。

  白族三道茶,以前,一般由家中或族中长辈亲自司茶。现今,也有小辈向长辈敬茶的。制作三道茶时,每道茶的制作方法和所用原料都是不一样的。三道茶在白族中流行较广,且年代久远,传说始于南诏国时期。具体内容和程序上各地又有差别。

 在白族人眼里更是茶如人生。若是到大理白族人家做客,好客的主人总会为客人奉上三道茶,第一道是苦茶,暗示苦如生命,第二道茶添加了香甜的乳扇、红糖和陈皮,寓意香如爱情,第三道茶则加上了蜂蜜、花椒、核桃仁,入口回味无穷。一杯清茶,三味一生。人生如茶,或浓烈或清淡,都需要自己去细细的品味。

第一道茶,称之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业,先要吃苦”。制作时,先将水烧开。再由司茶者将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热后,随即取适量茶叶放入罐内,并不停地转动砂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罐内茶叶“啪啪”作响,叶色转黄,发出焦糖香时,立即注入已经烧沸的开水。少倾,再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再用双手举盅献给客人。由于这种茶经烘烤、煮沸而成,因此,看上去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喝下去滋味苦涩,故而谓之苦茶,通常只有半杯,一饮而尽。

  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与此同时,还得在茶盅内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汤倾入八分满为止。

  第三道茶,称之不“回味茶”。其煮茶方法虽然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饮第三道茶时,一般是一边晃动茶盅,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口中“呼呼”作响,趁热饮下。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它告诫人们,凡事要多“回味”,切记“先苦后甜”的哲理。

  品茶,品着世间的阴晴冷暖;品茶,品的是人生的酸甜苦辣。初饮茶,是浓浓的苦,总觉难以下咽。日子久了,方才慢慢悟出悠然的味道,品出满口的余香

  茶可清心,淡淡的一丝香甜,幽幽的一缕馨香,暖暖的一份真情,足以让在这个功利的世界里奔波的我们远离尘宅的喧嚣,舒展紧绷的心弦,找回真我。暮然回首,方才意识到真正值得我们追寻与向往的东西原来不过是如此的简单!

  透过袅袅的茶韵,我看到了 杨柳岸,晓风残月 的不舍;看到了唐诗宋词的婉约、激昂;还看到了那撑着油纸伞的女子从江南雨巷里缓缓的走来。是谁,着一身素色的旗袍,边品茗边吟唱着人间四月看点网天?又是谁,挥着婉约的羊毫,在悠悠茶香里写下了月满西楼的轻叹。 品茶之味,悟茶之道,是需要用雅兴去品,用心去悟的。不同的茶,风韵亦不同矣。绿茶汤色碧绿,柔和纯净,入口清新甘甜。就像烂漫的孩童,不掺丝毫的杂质,清澈而透明。

  • 高品质 清承堂雨前龙井茶2019新茶
  • 施密特下课
  • 张艺兴为小猪庆生
  • 母子被推入铁轨
  • 陕西一水坝溃坝
  • 本文:走进三道茶文化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chayi/241406.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教你如何判断茶叶的含水量
    下一篇:什么因素决定茶叶“耐不耐泡”?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

    Copyright © 2013 CnJi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客服QQ: 3435465768342  沪ICP备19054002号-1 茶叶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