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贵茶叶

金山翠芽

发布时间:2013-10-10 10:42:39

金山翠芽 -简介

金山翠芽

金山翠芽是江苏省新创制的名茶。《金山翠芽》茶精选大毫,大白优良芽孢茶制成。选料考究,加工工艺精细,其质优良,色香味俱佳,风格独特,回味有甘,香高持久,滋味鲜爽。浸饮时,或呈悬挂水面,或站立杯底,犹如春笋滴翠,具有极高的观、品赏效果。1982年在镇江市下蜀茶场、五洲茶场等单位开始试制,1985年通过技术鉴定,列为省级名茶。同年,在农牧渔业部召开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荣获全国名茶称号。“金山翠芽”绿茶以大毫、福云6号等无性系茶树品种的芽叶为原料,高度发挥制茶工艺研制而成。该茶外形扁平挺削,色翠香高,冲泡后翠芽依依下沉,挺立杯中,形似镇江金山塔倒映于扬子江中,饮之滋味鲜浓,令人回味无穷。给饮此茶者以较高的文化和精神享受,是馈赠亲朋的极品。

金山翠芽 -制作工序

1、简述镇江是江苏省的重点茶区之一,这里丘陵起伏,山青水秀,环境优越,适宜茶树生长。每年谷雨前后开采,采摘标准为芽苞或一芽一叶初展,芽叶长度3厘米左右,制500克干茶约需3.6万个芽叶。要求芽叶嫩度一致、匀净、新鲜无损。采回的鲜叶,薄摊在竹匾内置于阴凉通风处,经过3小时左右摊放,方可进行炒制。

炒制工艺分初炒、摊凉、复炒三道工序。采用手工炒制,锅内进行,手法多样,灵活运用,一气呵成。

初炒的目的是破坏酶的活性,蒸发水分,理条做形。锅温120℃左右,投叶量250~300克,以抖炒为主,适当闷炒,炒约3~4分钟,叶质成柔软状态,降低锅温至80℃左右,开始做形,采用抖、带、搭的手势,将茶理直做扁。当形状基本形成,干度约七成干时,起锅摊凉,历时25分钟左右。

摊凉与复炒:初炒叶经过30分钟左右摊凉,使其水分重新分布均匀即行复炒。复炒锅温80℃~70℃投叶量300克左右。开始继续理条做扁,随茶叶干度增加,锅温下降,轻巧地将茶叶在锅壁滚炒。当茶叶表面扁直平滑,含水量6%左右,起锅摊凉,分筛割末,包装贮藏。

2、工艺鉴赏

金山翠芽

(1)、鲜叶采摘3月下旬开采。只采单芽,要求芽长2cm以上,大小均匀。在晴天露水干后采摘,不采单叶和病虫叶。采摘时用干净无异味的竹篓盛装,不得紧压,采摘后及时送厂。

(2)、摊放鲜叶进厂验收合格后,按芽大小分别均匀摊放在干净的竹帘上,并将竹帘放置在清洁、通风、凉爽的地方。摊放厚度一般为1~2cm,时间一般为7~8h,中间轻翻一次,以叶质萎软、叶色变暗绿、略显清香为适宜。掌握“三分开”,即采摘时间先后分开。做到“三先制”,即先入厂先制,含水量低的先制,小芽先制。

金山翠芽--制作(3)、杀青采用6CSY-30D电热滚筒杀青机。筒腔内空气温度控制在120~130℃,杀青时间为1.5~2.0min,投叶量12~14kg/h。杀青程度以叶熟色绿,闻有清香为宜。失水率控制在40%左右。杀青后,将杀青叶及时薄摊于低温、通风、透气处,摊放时间25min。

(4)、理条采用6CLZ-60D/11风电式振动理条机,往复频率190次/min。当槽锅温度达到80~90℃时,每锅投入杀青叶1kg左右。随着茶芽水分的散失,锅温逐渐降低到60~70℃,当茶芽理直,达5成干左右时下机,理条时间20~25min。茶芽下机后即时摊凉20~30min,转入下道工序。

(5)、整形采用6CMD-40/50电热进风式名茶多功能机。槽锅温度达到60~80℃时,投入理条叶0.5kg左右。先慢炒约5min,使茶芽失去部分水分后,再加轻压2min左右,然后解压理条5min,接着加重压2mn左右在解压理条。加压是要求温度适当地一点,速度相当慢一点;理条时温度适当高一点,速度适当快一点。至茶条扁直基本成型,6~7成干时下机摊凉,整形时间20~25min。

(6)、烘焙采用6CLZ-60F热风式名茶烘焙机。投叶量0.25kg,先烘毛火,热风温度90~100℃,时间10~15min,烘至约8成干时下机摊凉30min左右。足火温度60~80℃,投叶量略比毛火时多一些,时间15min左右,茶叶达到9成干以上时下机,摊凉30min左右进行辉锅。

(7)、辉锅采用6CLZ-60D/11风电式振动理条机。投叶量1.0~1.5kg,开始温度掌握在60~70,逐渐提高到80~90℃,时间10~15min。炒至茶条扁直光滑挺秀,色泽翠绿显毫,手捻成末,含水量在6%以下时即为成品。

金山翠芽 -品质特点

金山翠芽的品质特点是,扁平挺削匀整,色翠显毫,嫩香,滋味鲜醇,汤色嫩绿明亮,叶底肥壮嫩绿明亮。

冲泡后翠芽依依下沉,挺立杯中,形似镇江金山塔倒映于扬子江中,饮之滋味鲜浓,令人回味无穷。

从外形看酷似“竹叶青”,为芽苞,形为扁平挺削,只不过“竹叶青”更加平整。

色泽黄翠显毫,干茶香味扑鼻,绿茶中少有的高香,香味独特;冲泡后旗枪林立,茶汤浅黄绿明亮;滋味鲜醇浓厚,苦涩显著,后甘甜生津;杯底挂香不明显;叶底肥匀嫩绿,非常漂亮。饮罢,两字概括“过瘾"

金山翠芽 -茶艺鉴赏

 金山翠芽一、特色:
1.道具简单,泡法自由十分适合大众饮用。
2.冲泡步骤:将沸水冲入烫壶中至溢满为止。
3.倒水:将壶内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4.置茶:这是比较讲究的置茶方式,将一茶漏斗放在壶口处然后用茶匙拨茶入壶。
5.注水:将烧的水注入壶中至泡沫溢出壶口。
6.倒茶:先提壶沿茶船沿逆行转圈用意在于刮去壶底的水滴俗称“关公巡城”(是因为一般壶都是红色,刚从茶池中提出时热气腾腾,有如关公威风凛凛,带兵巡城),注意磨壶时的方向,右手执壶的欢迎喝茶时要逆时针方向磨,送客时则往顺时针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壶,则反之。
二、将壶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汤均匀。
三、另一种均匀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壶轮流给几杯同时倒茶,当将要倒完时,把剩下的茶汤分别点入各杯中,俗称“韩信点兵”。注意倒茶时不能一次倒满一杯,至七分满处为好。
分茶:将茶中的茶汤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满为宜。
奉茶:自由取饮或由专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将壶中茶渣清出。
以备后用:客人离去后,洗杯,洗壶以备下次使用。冲泡技艺
我国有数千年的饮茶史,人们的饮茶方法随着制茶技术和饮茶实践的发展进步,有过四次较大的演变。

金山翠芽 -历史文化

金山翠芽1981年,镇江市的茶叶科技工作者开始研制名茶,1983年将试制的小样送安徽农学院,请陈缘审评起名,陈教授评样后说:“该茶很有特色,全芽制成,色泽翠绿,形似镇江金山的宝塔,就叫金山翠芽吧”,因而得名。1984年镇江市科委下达了“研制名茶——金山翠芽”项目,由镇江市多管局陈武生主持,成立了由句容县下蜀茶场,镇江郊区(现润州区)五洲山茶场等单位参加的课题组,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组织有关技术力量,围绕品质特征,在镇江市林科所、下蜀茶场、五洲山茶场、高资茶场等7个单位反复试验,1985年4月形成了较完整的采制工艺,于5月通过了镇江市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金山翠芽品质特征是:扁平挺削,色翠显毫,香高持久,滋味浓醇,汤绿明亮,叶底肥匀嫩绿。原料主要是福丁大毫、福丁大白、福安大白、福云6号等良种茶树的芽叶,炒制主要工序分青锅(手法为抖、带、抓)和火军锅(整形、干燥)两部分。

1985年被农牧渔业部评为全国名茶。1986年农牧渔业部下达了金山翠茶基地建设计划,次年即在句容下蜀、高庙两个茶场建立无性系良种繁育基地,引进、繁育、推广无性系良种福鼎大毫,逐步扩大金山翠芽生产基地。

1988年以后,金山翠芽又先后获得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农业部全国名茶称号、首届和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质奖、首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认定品牌产品、第二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特等奖和历届江苏省“陆羽杯”特等奖。

1994年开始,镇江市又围绕保持金山翠芽风格、提高品质开展机械化生产的尝试并取得了成功。1995年由陈武生等人起草,几家主产茶场制订了金山翠芽企业标准,并经镇江市标准局发布实施。1996年在全市推广了金山翠芽机械加工技术,迅速扩大生产,到1997年,金山翠芽的产地已扩大到镇江市的句容市、润洲区、丹徒县、丹阳市的20多个茶场,生产基地1500多亩,年产量超过3吨。

金山翠芽 -参考资料

1、http://www.chinavalue.net/wiki/showcontent.aspx?titleid=81866
2、http://www.foodqs.com/news/inner/20061013135632.htm
3、http://aycloud.yourblog.org/logs/615225
4、http://bbs.77cha.com/thread-35401-1-1
5、http://forum.taobao.com/forum-20/show_thread----8363266-0-.htm
6、http://www.oktea.org/article/show.asp?id=23802

  • 施密特下课
  • 张艺兴为小猪庆生
  • 母子被推入铁轨
  • 陕西一水坝溃坝
  • 德国绝杀荷兰
  • 本文:金山翠芽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mgtea/37236.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金奖惠明
    下一篇:鸠坑毛尖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

    Copyright © 2013 CnJi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客服QQ: 3435465768342  沪ICP备19054002号-1 茶叶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