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茶业新闻

如何让这款“非遗茶”活起来?茶产业综合体要来了

发布时间:2020-01-14 10:22:17

这几天,绍兴越江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越红博物馆馆主杨思班喜上眉梢,他的茶文化非遗展示厅落户绍兴迎恩门风情水街,这对推动越红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诸暨,又迈出了一大步。

传承越红茶老手艺

杨思班是温州人,10年前来到诸暨办企业,主营包装材料。一次通过朋友介绍接触到绍兴茶,便产生了浓厚兴趣,琢磨着自己做茶。杨思班一开始做绿茶,后来听说诸暨曾是“越红工夫茶”主产区,而曾经的制茶名师斯根坤还健在,便登门拜访。

斯根坤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制茶先进工作者。从斯根坤的口中,杨思班了解到“越红工夫茶”是中国十大红茶之一,因产于古越绍兴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初期曾大量出口,为国家换取急需物资作出了很大贡献,因此又被称为“爱国茶”。“越红工夫茶”制作有着百余年历史,不过由于地处深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闯荡,这门老手艺逐渐没落,上世纪90年代还曾一度中断,斯根坤也正担忧自己的手艺无人接班。

杨思班当即决定拜斯根坤为师,学习制茶技艺,扛起复兴“越红工夫茶”的大旗。杨思班潜心钻研,直到2013年,制茶工艺才逐渐成熟稳定下来。之后,他开始承包茶园,与师父成立现代化茶企“越江茶业”,主要给企业做私人定制。2015年,越红茶在中国茶业博览会上一炮打响,市场价达到1000元一斤,还供不应求。

花1000万打造博物馆

2016年,“越红工夫茶制作技艺”入选诸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越红工夫茶有这么好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师父家又有那么多相关宝贝,如老旧的制茶机械、古董茶具、泛黄的史料文件……藏着实在可惜,我想把这些都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来体验这门传统技艺。”杨思班想到建造一座博物馆。

他的想法很快得到当地诸暨市东白湖镇政府的支持,镇政府把废弃的斯宅中学腾出来给他。杨思班请来中国美院的设计师进行规划设计,2017年,投资1000多万元、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越红博物馆正式开馆。博物馆里不仅有史料、器具,还有茶空间、茶事体验区。开馆后,上海、杭州、苏州等地的茶文化爱好者纷纷前来参观,体验制茶乐趣。

“博物馆开馆后,一批又一批游客慕名而来,小山村逐渐热闹起来,村民的土特产也跟着热销,大家都觉得我做了一件大好事。”杨思班颇为自豪地说。

如今,越红博物馆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越红工夫茶”传统制作技艺传承基地、浙江大学茶学系茶文化实践基地、青少年的研学游基地。随着越红博物馆名气渐响,杨思班带领团队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又开发出“西施美人”系列、“陶朱公”系列等产品,越来越受市场欢迎。这些产品屡屡在国内国际茶叶博览会锦标赛上获奖,“越江茶业”的茶叶产量也从2017年的1万多斤增长到现在的3万多斤。

“接下来,我将以越红博物馆为主体,打造茶主题民宿,研发茶香鸡、越红东坡肉等茶餐,打造一个茶产业综合体。同时,在绍兴做好非遗文化展示区,让更多人传承和发扬这一非遗文化。”在杨思班眼里,充满了对未来茶产业发展的憧憬。

(原标题《如何让这款“非遗茶”活起来?除了建茶博物馆,这位温州人还将打造一个茶产业综合体》,原作者吴可蒙。编辑阮帅)

  • 铁路援建茗茶标准化加工让“万亩茶
  • 平南:美丽山水产出扶贫茶
  • 郭久彬:种茶制茶的能工巧匠 乡村脱
  • 百里莽山“茶”作裳——“十大精准
  • 岳阳县3家茶企60多个产品亮相第二
  • 本文:如何让这款“非遗茶”活起来?茶产业综合体要来了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news/260724.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安溪铁观音携手拼多多共沏一杯不贵好茶
    下一篇:全国唯一千亿级“茶叶”如何长成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nfood365 搜索关注食品行业今日热点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

    Copyright © 2013 CnJi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客服QQ: 3435465768342  沪ICP备19054002号-1 茶叶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