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打造“湘西黄金茶”品牌,2019年又增设了品牌建设、媒体宣传、市场营销奖补。每年整合资金800万元用于“湘西黄金茶”品牌建设、媒体宣传、市场营销、产品包装、节会活动、广告宣传、门店奖补、线上线下销售奖补等。鼓励和支持茶叶企业争创龙头企业、创品夺牌、参加国内外茶叶评比、加大媒体宣传、线上线下市场营销,真正的要让“湘西黄金茶”品牌更响,市场更广。
吉首市委、市政府拿出了“真金白银”的政策,先后出台了《吉首市产业扶贫奖励实施方案》、《中共吉首市委、吉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首市进一步加快推进茶叶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累计整合各部门项目资金近1.6亿元用于支持茶叶产业发展,其中,2019年兑付茶产业奖补资金3500万元。
“在利好政策的鼓励下,大大刺激了茶农茶企投身茶产业的热情,短短几年时间,吉首市茶叶产业发展来势迅猛,全市已建茶园面积12.1万余亩。”刘珍瑜自豪地告诉我们。
如果说,生态与品种的优势成就了湘西黄金茶的“前世”,那么,“今生”的腾飞离不开科技的“加持”。
在产业发展之初,吉首市人民政府与省茶叶研究所共同编制了《吉首市茶叶产业暨湘西黄金茶发展规划(2012—2020)》,茶叶基地建设严格遵循“标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无害化防治”开发原则。每年开展专业技术培训20余期,“学校培训”与“田间授课”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并存。
省委省政府的宏观产业发展政策,千亿茶产业的建设、四个茶叶优质带的确立,都给吉首带来了加快发展之机。《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茶叶产业提质升效的意见》(湘政发〔2013〕)26号文件)中明确将吉首市纳入全省新一轮茶叶产业县市之一,全力推进武陵山区生态茶博园项目建设。《湖南省茶叶产业发展规划》(湘政办发〔2014〕6号)要明确将吉首市列入“U型优质绿茶带”区域布局,将“吉首万亩黄金茶谷”纳入茶文化创意工程进行打造,举办湘西茶文化节。
第一个尝到“走出去”甜头的是隘口村村支书向天顺。
沿司马河而下,我们在茶园里寻到向天顺。从种茶“小白”到今天的“致富带头人”、湖南省外贸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向天顺告诉我们,他的师傅遍布恩施、杭州、武夷山、黄山等各名茶产区。向天顺不仅自己学,每年还召集合作社专业技术人员对茶农进行技术指导。
“过去,各家种各家的,品质、标准不统一。吉首市着力推进茶叶质量安全建设,引导鼓励茶企、合作社开展‘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工作;与此同时,积极开发湘西黄金茶新产品。”吉首市茶叶办主任杨继志说。
一路走来,吉首市从少量家庭式加工小作坊起步,然后有了1家专业合作社、5家茶馆,到今天,已有茶叶企业、专业合作社132家,茶叶加工厂38家,茶馆增加了上百家……
杨继志表示,惊人数字变化离不开吉首市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提供宽松创业环境,加大对茶叶企业、合作社支持力度。
傍晚时分,吉首市新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里依旧一片忙碌。工人正加班进行产品包装,尽快将这批明前茶送到好茶者手中。公司2012年成立,如今已是吉首市龙头企业,全州综合排名前三,年销售额达2700万元,直营店遍布全国各大城市。
与包装车间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加工间“小憩”的自动化生产线,这条生产线是公司的宝贝。2017年,市茶叶办向省供销合作总社申报农开项目资金350万元,引进了这条全州第一条全自动、机械化、清洁化、集红、绿茶加工于一体的智能化生产线,日均可处理鲜叶5000斤。从此,公司茶叶加工驶上“高速公路”。
“这是今年的产品‘天圆地方’,首批订单3万套已售罄,每年春茶供不应求。”说起公司得意之作,田海满脸兴奋。
借着“春风”,吉首市茶叶市场主体企业不断成长壮大,涌现一大批创业明星、致富能手。
河溪社区,有个远近闻名的林茶基地,一排排古楠木如卫士般守护着身边的茶株。这片林茶基地的负责人就是河溪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晓梅,她也是妇女创新创业带头人。
本文:湘西黄金茶 这片绿色“黄金飘香”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news/273577.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春茶遇“冷”,销售转型悄然萌动
下一篇:茶叶成“期货” 上家自称被坑,下家财货两空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nfood365 搜索关注食品行业今日热点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