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4月15日电 题:贵州独山:将“茶叶”做成“茶业”
作者 柏玉迪
茶,是一片绿叶,更是一个产业,可兴一方、惠百民。一直以来,独山借助天然优越的自然环境,产出了许多品质优良的名茶。为充分利用自身茶产业优势,近年来,独山更是依托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将茶作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法宝”,以茶为媒、借船出海,积极探索、壮大茶叶发展渠道。
百花开放好春光,采茶姑娘满山岗。近日,记者来到独山县影山镇翁台村大平坡茶园基地看到,满山的白茶芽头萌动,采茶工人头戴草帽、腰系小筐,双手忙碌着穿梭在一片片嫩绿的茶树之间,采到兴起,还会哼起小调,犹如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采茶画。
独山云山白茶开发有限公司的自动炒茶生产线
“我们是2008年通过政府招商引资过来的,发现当地的气候和土壤都很适合白茶生长,就流转了300余亩土地进行种植。”翁台村大平坡茶园负责人杨育起说,该基地开建以来就采取种植、采摘、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发展成型后陆续带动当地群众参与种植,提供免费种植、管护等技术的同时,还按市场标准向当地茶农收购茶青,解决茶农种植的“后顾之忧”。
正在基地忙着采茶的刘厚仪就是参与种植的村民之一,他告诉记者,家里的12亩田地他全都拿来种植茶叶了,每年有6000余元的收入,平时忙完自家茶园的活,还会和老伴一起到基地采茶,一天能有350元左右的工资。“我们刚种茶叶时不会打理,就‘组团’来茶园,一边务工一边学习种植技术,得益于老板提供的种植技术和收购渠道,让我们茶农不愁种、不愁销,一片绿叶子就能吃饱饭。”说起这样的好机遇,刘厚仪高兴地笑不拢嘴。
在翁台村,全体村民都搭上了大平坡茶园的“致富车”,纷纷加入茶叶种植行列,轻松实现家家有茶叶、户户能增收。而这样的场面,只是全县茶产业发展的一角,在独山,一片茶叶子的生长、采摘、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能看到惠民利民的“影子”。
走进独山云山白茶开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股清新的茶香扑面而来,抬头望去,车间工人正忙着将当天采摘的茶青整齐地铺匀在铺青机器上,炒茶师傅站在炒青机器面前调节着机器温度,随着机器的“轰隆”晃动,一批批炒好的茶青就已新鲜出炉。
独山云山白茶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生产、销售、科研和农旅观光为一体的综合企业,自2014年在独山筹建以来,先后流转当地农户闲置的荒坡土地3000余亩发展白茶、黄茶种植,增加农户资源性收入的同时,还带动了99户贫困户入股茶园建设,每年拿到1200元的分红,切实增加贫困户的资产收益,实实在在为当地群众打开茶叶致富路。
本文:贵州独山:将“茶叶”做成“茶业”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news/273579.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茶叶成“期货” 上家自称被坑,下家财货两空
下一篇:甘南卓尼:盖碗茶成为致富茶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nfood365 搜索关注食品行业今日热点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