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关注

新疆:“沙漠人参”筑起绿洲屏障 鼓起农民钱包

发布时间:2019-11-15 14:16:59

新华社乌鲁木齐11月15日电 新疆:“沙漠人参”筑起绿洲屏障 鼓起农民钱包

新华社记者 刘兵 白志强

初冬的南疆,正是农村劳动力外出拾棉花促增收的繁忙时节,但和田县塔瓦库勒乡农民吉力力·艾合买提夫妇今年却在家门口找到了挣钱更多的工作:采挖“沙漠人参”肉苁蓉。

“我和媳妇在‘苁蓉小镇’采挖肉苁蓉,每天挖400多公斤,每公斤挣采挖费1元,按天结算。现在不到1个月已经挣了8000多元,相当于拾棉花两三个月挣的钱。”吉力力·艾合买提说。

虽然是新手,但近1个月来吉力力·艾合买提已掌握了肉苁蓉的采挖方法:用坎土曼(锄头)向梭梭根部挖去,一般挖到三四十公分就能找到寄生在梭梭根部的肉苁蓉,然后从沙地中把肉苁蓉整根或整窝刨出来,最后回填沙土,等新一批肉苁蓉生长到明年开春再采挖。

吉力力·艾合买提说的“苁蓉小镇”,其实是和田县肉苁蓉种植大户李云海与塔瓦库勒乡60户贫困户共同成立的苁蓉小镇种植专业合作社。塔瓦库勒乡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当地农牧民增收脱贫条件极其有限,流动性沙漠更是常年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2012年以来,李云海带领社员们在3.2万亩沙漠中种植成活固沙抗旱乔木梭梭1800万株,沙枣、胡杨等20万株,在梭梭根部套种肉苁蓉,把荒凉的沙漠改造成了绿意盎然的药材基地。

合作社成员吐尔逊·买合木提告诉记者:“合作社和我们进行技能传授加劳务的合作方式,教会我们采用滴灌技术种植梭梭、管理林带以及采挖药材、按标准分拣药材。日常的种植、管理工作每天工资120元,收获季节按采挖量结算,每天收入300元以上。这几年跟着合作社干,我家在2016年就实现脱贫了,我家院子和5亩红枣林也不再担心被风沙掩埋了。”

塔瓦库勒乡党委书记陈洪权介绍,目前“苁蓉小镇”的3.2万亩梭梭套种肉苁蓉项目除了防风固沙、帮助60户农户实现稳定脱贫,还在采挖季带动季节性用工500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显现。下一步塔瓦库勒乡将组织200户农户到“苁蓉小镇”长期稳定就业,从事防风治沙、药材种植加工产业,并依托和田至阿拉尔的沙漠公路开发特色药膳美食、沙漠旅游等产业,使“苁蓉小镇”成为名副其实的特色小镇,助力脱贫攻坚。

记者从和田地区肉苁蓉协会了解到,肉苁蓉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补益类中药之一,被誉为“沙漠人参”。截至2018年底,和田地区沿绿洲边缘推广种植红柳、梭梭约40万亩,接种肉苁蓉30万亩,其中10万亩肉苁蓉已产生效益,年产量达5000吨以上。和田已形成肉苁蓉种植栽培、切片加工、保健食品等产业链,以肉苁蓉提取物为原料的保健产品已销售至日本、韩国。肉苁蓉产业链带动了和田地区3万余户农民稳定增收。

和田地区林草局党组书记陈宝军表示,近年来和田积极实施退耕还林,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同时,积极发展特色林果业,变黄沙为“黄金”。目前和田地区丰富的核桃、石榴、红枣、肉苁蓉等林果资源吸引了120家林果加工企业落户,平均吸纳就业300人以上。2018年,和田地区农牧民从事特色林果业获得的收入已达人均年收入的35%以上。

  • 铁路援建茗茶标准化加工让“万亩茶
  • 平南:美丽山水产出扶贫茶
  • 郭久彬:种茶制茶的能工巧匠 乡村脱
  • 百里莽山“茶”作裳——“十大精准
  • 岳阳县3家茶企60多个产品亮相第二
  • 本文:新疆:“沙漠人参”筑起绿洲屏障 鼓起农民钱包
    文章地址:http://m.cnjiucha.com/shehui/257385.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上一篇:青山绿水育出康养产业——“中国长寿之乡”巴马绿色转型新观察
    下一篇:“离宅不离村,离家不离亲”——山东单县探索完善贫困老人长效安居保障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或者搜索 cnfood365 搜索关注食品行业今日热点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

    Copyright © 2013 CnJi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客服QQ: 3435465768342  沪ICP备19054002号-1 茶叶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