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华茶史

饮茶之煎茶法

发布时间:2013-08-22 21:17:17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提到过一种喝茶的煎饮法,煎饮法是怎么一回事呢?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唐代的煎茶法是将茶未放于水釜中煮饮。只有煎水得法,才能引发茶之真味。根据现代科学理论,茶叶中含有数百种化学成分,其中部分能溶于水。古人对汤候的要求,其实质就是对水温的要求。水温不同,茶叶中浸出的化学成分的多少就会不同,茶汤的色、香、味也会有很大差别。水既要煮沸,又不宜过之。水如过沸,会破坏水中、的有益成分。而用水温过低的水泡茶,失之过嫩,又会使茶叶中各种有效成分浸出不快、不完全,用此种"嫩汤"所泡的茶,味淡薄,汤色差。有的高级绿茶则更忌泡茶的水过烫,过烫会将细嫩茶芽泡熟,而破坏茶中的有益成分,不利于饮茶卫生。古人饮茶除讲究择名茶、名泉,还很讲究煎茶的燃料,将饼茶在无焰小火上仔细炙烤,待冷却后碾末外,还讲究选好煮水的燃料,将燃料作为烹好茶的必备条件。如此才能煎出好茶。